以史鉴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当下,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学习教育正在全市上下有序开展。
作为市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部署,“四史”学习教育重在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从红色地标中汲取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才能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地,上海拥有一大批丰富的红色资源。
黄浦区不仅是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更汇聚着周公馆、渔阳里等一大批红色地标。八十多年前,一首《大刀进行曲》在文庙唱响,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八十多年后,黄浦区区级机关党工委将首场“四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选定在了这里。黄浦区“初心之声”机关公务员宣讲团团长凌世安在这里为机关青年上了一堂特别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虹口区委中心组同样将“四史”专题学习会安排在红色地标举行。他们的选择,是红色底蕴深厚的多伦路街区。以多伦路为轴心,这片不足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密密麻麻排布着50处名人故居、38处历史遗址遗迹和44处优秀建筑。从周恩来旧居、赵世炎寓所旧居,再到左联会址纪念馆,党员们在这堂“行走的党课”中体悟到了那一代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
面向青少年,培养树立起正确历史观
“四史”学习教育既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还要面向青少年培养一批能讲历史、会讲历史、善讲历史的师资队伍。
日前,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四史”学习教育部署会,聚焦特色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结合教师、学生和医务人员党员的不同特点,充分依托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等载体,让青少年学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历史观。
学历史的基本方法,是了解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青年学生通过学习“四史”,要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根据安排,市教卫工作党委将组织优秀师资力量开展线上宣讲,结合“中国系列”课程、“伟大工程”示范党课建设上线精品课程,用好学习强国、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等平台,真正做到“教育不掉线、思想不掉线”。
线上+线下,力求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四史”学习教育还要把握正确方向、创新内容形式,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灵活运用各种载体方法,做到有声有色。
“党的一大是在我家里召开的,当时我并不知道他们是在开会……”来自松江区史志办党史科的金秀霞在最新一期“声入人心”音频党课中,娓娓道出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李公馆女主人薛文淑(今松江区泖港镇曹家浜人)的故事。伴随着轻柔优雅的音乐,那段距今已近百年的红色历史缓缓铺开。
自5月8日起,为配合“四史”学习教育,松江区“声入人心” 音频党课陆续推出与“四史”相关的学习内容,薛文淑的故事正是第一堂“四史”教育音频党课。以音频党课为代表的在线精品课程的诞生,正是为确保“四史”学习教育覆盖至每一名党员。
线上课程精彩纷呈,线下课程也紧跟潮流。由近3000块玻璃砖搭建而成的普陀区党群服务中心,代表着区内约3000个党组织同心筑起党员之家。在这里,学习“四史”初心系列课程即将起航。翻看刚刚出炉的首周课程,感悟初心使命的党史课程、记录百万市民迁新居历程的改革开放史均在其中。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力求潜心打磨出一批精品课程,让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更加入脑入心。
作者:本报记者王嘉旖
编辑:钱亦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