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艳,新世界大丸百货一楼化妆品牌欧舒丹的“柜姐”。在这个市中心化妆品类最齐全的大型综合商场内,入职11年的她曾创下过整个楼面销售之冠。
然而,一场疫情,颠覆了何艳艳此前累积的所有销售经验。聚光灯亮起来,直播间搭起来,“网红”走进来……对于这些疫情之下的求生之道,“柜姐”起初是心怀忐忑的。
好在她回神迅速,适应性强,开始积极参与直播,申请赠品优惠,更通过主动追踪服务,将直播间里的那些“闪粉”牢牢转化为手机端的老客,品牌销售额迅速回暖,甚至追平以往同期。
这一次,“柜姐”何艳艳牢牢站稳“云端”。
昨天,“五一”节前最后一个星期六,全市各大商圈齐齐发力为“五五购物节”预热——有的开启12小时不间断直播,将直播间做到极致;有的营造氛围,抢先布局首店;还有的,精耕云端同时紧抓“时间差”,开始“打磨”线下商业载体转型……以此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更在特殊情境下潜心研磨、淬炼一座城市的商业基因和特质,为打造国际消费城市“带货”。
黏住“闪粉”,让更多消费发生在“不经意”间
昨天下午4时起,新世界大丸百货一楼,先后有6个化妆品牌专柜架起摄像头开始直播。直播开始前,主持人和柜台人员反复核对脚本和产品特点等信息,一旁导播、技术人员忙着调试设备,直播间里数千“粉丝”陆续进群候场。
3月以来,整个商场连着6个周末进行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近130万,一共合作了78个品牌,最高一场观看人次达19.8万,共计实现线上销售845万元。部分品牌直播上架产品全部售罄,几款爆款护肤品更是一两分钟就卖光,临时追加库存销售,还有部分品牌招新创下纪录,比如Fresh一小时线上招揽新顾客近千人。
事实上,看着浓妆艳抹的“网红”为专柜品牌“站台”,起初何艳艳这样的“柜姐”们的心里是多少有几分“抵触”的:他们对于品牌的了解怎比得上我们。
但流量确实带来了销量。
于是,聪明的“柜姐”们开始思量如何将这些流量中“一锤子买卖”的“闪粉”沉淀为品牌的忠实客户。
以欧舒丹为例,除了在线下延续直播间里的折扣和赠品外,还推出免费“手部SPA”体验,“足足20分钟的护理体验,是隔着屏幕享受不到的”,不少客人就这样预约了线下“再碰头”。
“柜姐”们还通过添加微信方式,对于直播间里下单的客户进行售后追踪服务,“很多客人在使用产品时常会有这样那样的咨询,一来二去双方就熟稔了”,仅3月以来,何艳艳手机端的各类客户群已开出12个,累计客户700多个,她甚至标注了每个客户的生日月,定期推送产品信息和体验预约。
“直播带来的流量绝对不能轻易浪费,吸引顾客做个体验,顺便再买买东西,哪怕只是顺便聊聊天,让更多消费从标的性强的‘便宜’,转化成不经意的‘顺便’,品牌的粘合度就这样建立起来了。”何艳艳有了新体会。
将云端“调性”化为社交标签,以“时间差”打磨载体
如何放大商业的本质——社交?又如何在海派商业基因的基础上“加载”更多国际化标签和元素?
正当何艳艳奋力构建新客户微信群的同时,3公里开外的上海时尚生活地标新天地,却在做精直播间的同时,将眼光放得更长远——利用当下这个“时间差”打磨商业载体转型,迎接更多元消费的回归。
这两天,上海新天地的云上直播间热闹非凡,选取了整个区域内具有海派特色、国际潮流的品牌商品发布众多独家、限量款产品,囊括服饰、美妆、餐饮等,并邀请了时尚主播和大家分享带有时令特色的“品质好物”。
据悉,5月下旬,新天地还将结合设计节,在全域打造近20件国际设计艺术装置,联手全体商户和第三方资源打造整个场域的体验式消费场景。
“疫情给实体商业带来了冲击,却也引发了我们新的思考。”新天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天地将探索如何更好地将“线上体验与线下服务”相融合,在新情境下做“厚”社交标签。
一方面,新天地发力打造“Design
Social云上直播间”,首次采用5G信号,融入线下实体场景,同时极速上线首个商业地产品牌天猫店“XINTIANDI POP UP”,集结近百个设计师品牌,开启“买手电商”模式,迭代网上“淘货”体验。
同时,一系列商业载体的转型升级也在落实中——据悉,原新天地南里商场经过升级改造将于今年底正式“回归”,品牌商户的布局将更讲求特色、个性、国际化,从而将云端上年轻消费者重视的“调性”充分转化为引领现实消费的“社交标签”,让新天地更好逛、更好买。
首店首秀,抓住显性审美认同和隐性情感认同
昨天,作为此次“五五购物节”活动之一的“静安嗨购站”正式启动。为期两天时间内,这场云直播集纳了1788广场、静安嘉里中心、久光百货、兴业太古汇等12家商场参与,每天进行全程无间断12小时直播。而此次大型直播活动的关键词之一:首店首秀。
上午10点,活动率先在南京西路的1788广场启动,开播不到30分钟,直播间人数迅速破万,留言刷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家店的薯片竟是啤酒做的”“这是什么,以前没见过”“有抽奖,冲呀”……直播间里,大家感到新鲜的不仅是云逛街,小众个性化店铺更让年轻消费者直呼“过瘾”。
当下,传统电商的流量红利基本触顶,而具备社交资产的“网红”却与年轻消费者们构建起一种独特关系,这里面不仅包含着显性的审美认同,更有一种隐性的情感认同。
谁抓住了这种情感认同,谁就能迅速在市场中出道、固粉。
商场总经理姚美兰介绍,商场中不少首店刚开业就受到疫情冲击,当下之计是迅速与消费者构建起审美与情感认同,充分将“线上好感”化作真金实银的消费支持,“而直播正是一个好渠道”。
宣扬“零添加料理”的有机餐厅“珍爱时刻”,是今年4月首度登陆上海的个性化餐饮店铺。相关负责人表示:直播中,直观的感官调动让不少年轻人认同接受了“健康饮食”理念,“相信这种认同就会带来消费”。
“你消费的品牌,藏着你见过的人,走过的路”,这句话放在当下的消费市场,同样适用。据静安区商务委负责人介绍,新兴消费群体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功能化产品,他们有着更高的审美能力、更个性化的需求,他们也更在乎品牌蕴含的故事和传递的情感。“而直播,就是要讲好这样一个故事,让首店住进更多人心里”。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实习生 王宛艺
编辑:钱亦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