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以来,全市9处高速省界道口公安检查站投入警力6100余人、卫健委医护人员8200余人,检查车辆41万余辆、人员94万余人——出入上海的“大动脉”越来越通畅,让人流、物流动起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的来、出的去。记者昨天在道口现场看到:道口升起的无人机,实时传输道口周边车辆排队的情况;公安检查站指挥室里,智慧公安数据“大脑”用万分之一秒的速度核实着每条比对信息,多部门联动确保人员、车辆进入上海后到达预订位置。
场景1:新增货车通道,增设务工人员团体查验点
“请出示身份证件,到哪里运货?”“浦东吧,老板给了我一个地址让我拿货,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昨天下午13时许,G60沪昆高速公安检查站,民警正对一辆小客车进行检查。医护人员测体温的同时,民警用警务PDA核验车上人员信息,并要求驾驶员打开车箱检查,“你有运输通行证吗?”在民警提醒下,何先生才想起随车有张“上海市物资保障通行证”,随后还拿出来送货单证。核实完文书,这辆货车被放行。民警提醒何先生“把通行证放在车前。”
排队的车流中,各类货运车辆较记者此前在道口采访时明显增加。在距检查站1公里外醒目位置,上海警方增设了货车、客车的分流指示牌。从23日早晨7时至中午12时,G60沪昆高速检查站共检测货车1300余辆、2100余人。G60沪昆高速公路检查站站长胡军华确认了这样的变化:“比前两天车流量有所回升。随着企业有序复工,进出上海的物流车辆明显增多。检查一辆货车的时间肯定比轿车长,所以又专门开辟了三根货车检查车道,加速货运车辆通行。”
下午14时20分许,一辆浙江号牌车辆进入检查站。驾驶员陈先生由浙江临海返沪,他在松江开了一家小型加工厂,车上共载5人,全是厂里员工。核验相关证件和工厂执照、租房合同等文书后,民警让乘客下车逐一测温。
入沪车辆中,有不少是来沪务工人员的包车。为此,G60枫泾检查站新增设了团体疫情查验大棚,相对封闭的大棚内安装了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及综合信息批量查询系统。 “警务PDA能查询到他们的身份信息,但单个查询既费时又费力,我们不能让他们长时间等候,以后还将可能出现团体员工返沪的情况。”胡军华介绍,“整车来整车走,检查完即对大棚进行全面消毒,高效快速,每个人都必须留下有效身份信息,并与用工单位核实情况,确保每一个人都不会脱管。”
场景2:增加警力开通更多道口,民警护航加速生产材料运输
宝山聚集着大量生产型企业,为减轻沪太公路上海洋桥检查站道口复工后入沪交通流量压力,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罗泾派出所于昨天(23日)零点起,调整宝浏洋阅和新阅道口检查站勤务模式,帮助洋桥道口分流部分入沪运输生产物资车流,加快车辆入沪通行速度。
“在原驻守警力的基础上,增派10余名警力在2个道口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配合防疫人员,对过往车辆开展检查,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查。”罗泾派出所副所长黄德龙告诉记者,开通等外道口,畅通“微循环”,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措施有所放松,而是为了保证企业复工后,生产物资、人员进出申城能更便捷保证生产。
同时,为帮助辖区一家生产美容口罩的民营企业以最快速度转产医用口罩,解决克服原料不足的困难,罗泾派出所第一时间派出责任区警长俞侃、苏成等多位民警分别陪同运输车辆至江苏境内运送生产医用口罩的原材料,还积极与洋桥检查站沟通联动,打通绿色生产通道,保障原材料车辆以最快速度入沪投入生产。
场景3:六巡查、三过滤,多措并举筑牢入沪“防疫铁关”
“来找工作,没有居住地,可以去指定地点先隔离,有关部门会给予帮助的。”昨天上午9时许,S26沪常高速检查站站长黄振坤不断回答入沪务工人员的问题。他的回答可不是“原则性”“一刀切”的,对于部分上海原有居住地、但忘了具体门牌号的,他还帮着查信息,确定有自我隔离的条件就放行。
目前,进入上海市境的车流、人员较之前有所增加,上海各道口检查站推出多项新举措,有效缓解车流压力,加强管控,发挥道口查控的屏障和滤网作用。上海警方已经同多地省界交汇警方联手协作,形成了“六层叠加巡查”,通过跨省市整合毗邻警方及路政、周边居村委的力量,形成多层叠加的“防控圈”,防止有车辆、人员不经过公安检查站、不经过安检进入的情况发生。“三过滤”则主要是在配合卫健委工作人员开展体温测量、信息采集等工作的同时,加强入沪人、车的盘问和检查。 高速交警也启用两轮摩托向排队等待的车主发放印有二维码的卡片,指导他们提前做好信息登记,并对高速沿线进行巡查。
警方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布设移动电子屏二维码、红外线热成像体温检测仪、无线智能语音音箱、高空无人机巡检、电子信息围栏等,在精准防控,确保安全的同时,极大提高车辆人员通行效率。
作者:何易
摄影:邢千里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朱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