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滨江区域,共有19个在建项目23个地块,高峰时期将有近万名外来务工者在此工作,属于人员大范围密集流动区域。近期,随着工友陆续返沪,做好这里的疫情防控十分重要。
疫情当前,滨江区域的建设者之家党支部于1月22日就成立了“疫情联防联控工作联络组”,将19个项目23个地块的临时支部书记、项目经理和联络员纷纷拉入微信群,下发“疫情防控返程人员信息、体温测量统计表”和“疫情防控信息统计日报表”,坚持每日一群一表一报机制,及时有效反馈各项目工地流入人员的信息情况,牢牢把住第一道安全防线。
滨江区域所在的徐汇区龙华街道也积极助力区域科学精准防控。要求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重点地区来沪人员的医学观察与申报管理,认真做好集中医学观察点管理,全力保障物资供应。
截至目前,春节期间未离开上海的,加上陆续反沪的工友已有数百名,针对于此,建设者之家党支部分区域分情况压紧压实各项防控举措——对于新近返沪的工友,落实登记并检测健康状况后集中隔离观察;对于未离开过工地的工友继续做好各项防护举措,按常规为有序复工做准备;对于全体工友,通过手机发送定制的“返程复工防疫指南”,助力工友们平安复工。
这两天,滨江建设者之家专设了来沪人员登记台,对每一位进入建设者之家的来沪人员都将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从源头控制疾病的输入和扩散传播。
组织社工在做好自身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一名社工对接3个项目工地,并实地走访到每一个项目工地,督促各工地及时做好信息反馈,确保每天10点前准时反馈各工地在岗和流入人员的信息情况。
建设者之家作为“防控前线”,以“有人、有物、有措施”为基础,把好人员进出登记关、体温检测关、防护关、消毒关、监测关。并通过电话、微信等与各项目工地联络员沟通,开展党建引领区域化,疫情防控平台化、通报信息网络化。及时准确传达交流疫情信息和工作要求。建设者之家党支部还组织各项目工地安保队伍进行体温测量仪培训,医护人员手把手教大家准确、安全地使用耳温仪和红外线测温仪,同时将爱心企业捐赠3M口罩及消毒液下发各项目工地。
面对大量外来务工者回到工地一线的情况,建设者之家在中建三局徐汇滨恒项目的牵手下,对站点从内到外、从外到内进行全方位的消毒,确保工作站自身防护消毒工作落实落地,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
相关链接:
“返程复工防疫指南”复工篇
复工前准备
按规定填写《健康信息登记表》,核实身份证号、手机号码、户籍地、春节假期到往何地、有无与疫情重点地区人员接触、14天内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且与属地社区信息共享。
来自或途径重点地区人员需在项目隔离区自行隔离14天,其他地区返程人员自行隔离7天。
食堂/餐厅
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脱口罩。
避免面对面就餐,尽量避免交谈。
错峰就餐,避免扎堆就餐。
打包回宿舍单独用餐,有条件可自己带饭。
施工生产
每日两次测量体温,有异常立刻就医并向上级汇报。
在施工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与工友接触、接待外来人员谈话时保持适当的距离。
交通出行
项目工地全封闭管理,没有特殊情况不建议外出。
交通出行建议步行、骑行或私家车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内物品。
生活区
勤洗手、多通风,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禁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持宿舍空气流通,每天测量体温,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物品使用要消毒,个人用品不混用。
废弃口罩处理: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部卫生,废弃口罩放入专用垃圾桶,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外卖、快递尽量采用无接触配送,取到的物品应先在通风环境下静置半小时以上再进屋。
应急处理
如有工友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上报。
作者:顾一琼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