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佛香阁及周边灯光效果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辉煌夺目的镭射灯、星星点点的轮廓灯,仿佛让文物古建穿越漆黑夜幕,从遥远的古代款款走来——这是多年来,一众古都、古城、古建筑华丽的 “夜”,以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惊艳于世。
不过,随着近日一份文件的出台,令不少地方管理者噤若寒蝉。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于去年11月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从文物安全角度出发,对文物建筑夜景照明灯光提出的指导意见。
以此为话题,1月3日,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会长金磊在上海古猗园清磬山房开宗明义,探讨古典园林在当代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由此奉上2020年“江南文化讲坛”第一讲。据了解,江南文化讲坛是古猗园携手华东师范大学精心打造的学术品牌。
找到灯光与文物保护的平衡
▲颐和园谐趣园
上述所提文件的诞生始末,源于巴黎圣母院等国外著名遗产发生的火灾事故,及近十年来150余起国内文物火灾被毁事件的教训,旨在警醒各级文保单位在面对国内大力倡导的“夜经济”之时,要慎重科学的考虑“亮化工程”。
金磊概括总结了核心观点,包括文物建筑上不得直接安装灯具搞“亮化工程”;在文物建筑外安装灯具,要保持安全距离;加大文物消防设施设备投入力度,结合文物建筑修缮、博物馆改造工程同步增设消防设施;文物建筑消防工程实施要坚持“最小干扰”的文物保护原则,不得破坏文物本体及历史环境风貌,特别要加强安全的保障。
新规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热议:
这是否意味着,有些具有地标性建筑的古建将在夜色中“黯然失色”?
如果再跨前一步,值得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
作为热门旅游城市的上海,如何贯彻落实好这个文件?
“亮起来”的文物建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已经安装了灯具、做了“亮化工程”的文物建筑今后该怎么办?
金磊表示,不可否认,对文物建筑实施“亮化工程”,既是发展旅游的需要,也是美化城市夜景的需求。应当找到灯光与文物保护的平衡,那就是做好文物建筑的照明,又充分展现文物建筑独特的夜间风采,让灯光为文物增色。
《指导意见》从健全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管理、整治火灾隐患、加强基础建设、增强应急能力、开展宣传教育、严格督察问责等7方面,提出了22项具体意见和要求,这应成为相关单位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的重要遵循。
为文物建筑亮化,系上“安全带”
▲颐和园霁清轩
从一纸文件,细化落实到多维的日常操作,需要敲掉中间的“壁”。金磊表示,文物建筑亮化的具体操作,需要有更细致的亮化标准和规范,这样才能给文物建筑系上“安全带”,使之在城市“夜经济”中继续耀眼夺目。核心还是要加强安全管理与亮化技术创新,适时评估古建的安全隐患,实现保护利用双赢。
事实上,用灯光点亮古建筑夜经济的传统由来已久,颐和园便是一例。数十年来,一代代文博人为了点亮这片丰饶的世界遗产地,做出了诸多努力,体现皇家园林的博大精深又精心呵护古建园林。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遵循《世界遗产公约》条款下的《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照明设计管理条例》,期望在总结颐和园照明工程的基础上,对全国“世遗”保护单位有些借鉴意义。
2017年,金磊等人参与并起草了《世界遗产地保护性照明设计施工管理条例(建议稿)》,从九个方面提出了文保单位亮化的要求。其中强调,从生态安全上看,生态园林的景区“照亮”是趋势,所以要实施智慧型照明技术下的生态环境、安全防护相统一的原则;在项目标准上,坚持工程前期研究为先的原则。做好同类型项目的国内外比较研究,从照明方案的分区逐项予以论证评估,以至照明优化参数的落实,从而保障工程“全链条”的实现。达到既保障历史建筑、生态园林、文博陈设及环境风貌的免受影响,安全防灾等指标前提下的照明工程。
▲上海古猗园
去年中秋,上海古猗园历时三年改造,开启“夜游”模式,像这样的古典园林大规模亮灯,属全国首家。从细处观察,独具匠心。如九曲桥,围栏栏杆下装灯,白天基本看不出新装了灯,夜晚则能打亮桥面和堤岸,并变幻出红黄蓝绿等多种色彩。同时在灯具的选择上,选择了照明光源色温较低的灯具,同时具有体积小且防护、防腐、防火等性能,并配备安全和防雷保护措施。金磊认为,类似以维持文物本体及历史环境风貌为前提的灯光布置,体现了提升建筑景观的科学性,彰显了可持续理念。
作者:史博臻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