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上海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方案,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2020年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举行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这已是上海连续第三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新年首要任务。为此,上海专门制定了营商环境改革3.0版方案,以及加强投资促进32条举措。
办理建筑许可指标是世界银行衡量营商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是涉及审批部门最多、周期最长的指标,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这次改革3.0版方案中要着力解决的。
位于上海松江G60科创走廊的百事公司要在新老厂区之间,建设一条长86米的空中连廊,这样可以大大提升企业产能,但实际操作时却发现:很难!
这条空中连廊,属于企业内部的有51米,中间横跨市政道路的有35米,按照规划条例,从来没有先例。
为了让企业安心经营,松江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最终决定打破常规又不违规,将使用权和产权分离,让空中连廊得以建成。
优化营商环境最重要的是加快项目落地速度。在临港新片区,全体公务员“放下公文包、背上双肩包”,变身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每个重点项目都设立了服务专员,帮企业制定从拿地到开工的倒计时表,提供“一站式”个性化帮办。
服务专员张晶负责的这家高新企业,从拿地的前期设计方案阶段,到现在拿齐了开工需要的四张“准生证”,只用了5天。
企业开工后,负责验收的“店小二”提前介入,上门讲解验收政策,将原来分散于规划土地、绿化、消防等各部门的验收事项职能统一受理,又能为企业压缩近6个月时间。
100个小时拿地开工、建好就验好,这是上海“金牌店小二”跑出的“加速度”。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吸引了央企、民企、外资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签约上海。去年1-11月,上海各区集中签约落地产业项目近500项,总投资约4000亿元。
编辑:孙欣祺
来源:央视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