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是一种力度,
海纳百川是一种气度,
牢记使命不懈奋斗
是一种精神向度。
临港,奋斗永远在路上!
蓝天白云清澈明丽,秋风拂起淡淡的桂香。正值国庆,临港集团总部广场飞扬国旗,鲜艳夺目。
“人要成长,必须不断地学习充电。我是临港青年英才一期班的学员,在与临港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一起学习中,收获了知识,增进了友谊,开阔了视野。可以这样说,这样全方位地学习,对于我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起到了加油站的作用”。毕业于复旦大学,又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扁豆姑娘”王黎娜,话语中是深深的感触与满满的感激。
搭建平台,为青年英才拓展追梦空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给广大青年创造“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沃土,真正让青春出彩。
春色好,满目姹紫嫣红。临港地区青年英才培养工程第一期培训班正式开班,那是2017年6月5日。
临港地区办青年英才培训班,旨在为临港各界优秀青年,搭建交流融合、成长提升的“大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充分展示临港青年才华、提升团队价值、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个横跨北冰洋的海事大学博士白响恩来了,全国农业劳模王黎娜来了:芦潮港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帅气的周龑一身戎装来了……来自临港地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园区、社区等单位,和关注智能制造、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和“四新”等领域的40名优秀青年,成了临港青年英才培训班的第一期学员。
培训班紧紧围绕临港地区发展的中心工作、重点、难点工作,聚焦临港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智能制造中心、未来城市建设和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综合运用课堂讲授、研讨交流、现场教学、辩论竞赛、案例分析、体验式教学、社会调研、岗位实践、才艺展示、技能训练等多方面相结合的培训举措,着力促进临港青年在价值观树立、国际视野拓展、创新思维、前瞻思考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高管我助理”、“信访我接待”、“拆违我参与”、“居民区书记助力我来当”、“生产一线我加入”等活动的设计,让学员深入科技创新领域、信访维稳现场、群众工作一线,深入体验各类职业的艰辛和不易,在实践一线提升工作能力。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这是青年英才班学员的迫切愿望与共同想法。
“我们当代青年要早立志、多学习、多实践,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经营着上海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的王黎娜,尽管是从复旦大学毕业,尽管有着在金融系统工作的几年经历,但“在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需要不断拓宽视野,需要不停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我们在培训班中了解到了临港集团的前世今生、发展历程、园区发展的方针政策等,很是佩服也很受感动。”作为驻地部队两名军人学员之一的周龑,说到在培训班的收获是深深的感动:“我是2016年从边防总队机关政治部,来到芦潮港任教导员的。参加培训与临港人接触以后,最强烈的感受是集团特别有凝聚力,上下风雨同舟,这种精神非常可贵”。当面临着退役,小周首选了临港集团:“临港的未来,是每个人的临港。如能在这个优秀的群体中工作,我将在这里奉献自己的青春,实现自己的理想”。脱下了军装身着明黄T恤的小周,信心满满激情四溢。
来自于上海海事大学教师白响恩,是我国第一位穿越北冰洋的女驾驶员。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两度穿越北冰洋。"雪龙"号的队伍中那位测罗经差,以利用太阳方位测定船舶实施航向的误差的清瘦白皙的女孩,就是白响恩。“这是一个不同于纯粹搞技术的培训。作为高校的老师,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不断提升。尤其身处临港这个全国瞩目经济发展的前沿,有太多的知识要学习,有太多的理念要更新”。已具有博士学位的白响恩,在培训班中学习非常认真。
青年英才班已办了两期和正在举办的临港新片区第一期青年英才班。这些在临港集团、临港地区各单位选送过来的优秀年轻人,在学习中对临港对当前所处的时代与形势有了更为深切的了解,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我的眼前,是他们通过学习留下的感受心语:
“通过学习,对临港集团的发展与各业务模块有了全景式的认识”;
“通过学习,读懂上海、中国乃至全球的行业发展,掌握了行业内的新知识,能从容地面对招商和服务工作”;
“我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但我们现在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临港青年英才培训班首期学员!”……
学员们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积极参与课程学习、拓展训练各项活动。在《大胆想:临港发展100条“青”点子》的征集活动中,学员从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土地规划、科技创新、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几十条金点子,这其中不乏接地气、操作性强的建议设想,迸发着青春才智的创新火花。
青年英才培训班深受年轻人的欢迎。从开班时仪式感满满的授班旗、佩戴学员证,到学习培训中高水平的导师、高质量的课程,再到高定位的人生目标及临港的发展目标,无一不直叩青年英才的心房。在培训班期满结业的典礼上,青年英才们朝气蓬勃又自豪骄傲,喊出了心底的誓言:“我爱临港,怀揣梦想奔跑在路上!”
系统提升,为管理者筑牢领航之基
“要教育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严守纪律规范,夯实廉政之基,健全基本知识体系,强化能力之基”。
总监们挟着资料,陆续又准时地来到了位于临港集团总部的培训班。
“王总,你来了?”
“李总,你也来了!”
这些临港集团的高层管理干部,放下了手中繁忙又永远忙不完的工作与事务,安排好近期要处理的问题甚至是出国出访,坐进了教室。
办这样的高层人员培训班,临港集团是下了大决心的。
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临港集团,通过16年的开发建设,已开发了上海最早的园区漕河泾园区,最大的园区临港产业区,发展最快的园区松江园区,与国际最接轨的园区洋山自贸区,临港人见证了上海产业发展的历程和园区建设的全过程。作为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城市建设的更新者,临港人有着自豪、骄傲,也有着面对新的形势审时度势,知识更新、理念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竞争活力,不断提升园区产城融合水平和综合配套能力的内在动力。
董事长刘家平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这是我们急需要做的。无论是临港15个园区的8000多家企业的发展,还是临港自贸新片区的大发展,都需要大批秉承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作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还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强烈的责任感的管理者与员工。加大对园区管理者与员工尤其是年轻人的培训,至关重要。这是我们作为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城市更新的建设者的职责所在,我们义不容辞。
总裁袁国华指出:临港速度需要一个优秀的群体,领导层的精气神尤其重要!集团目前处于从初创期向全面发展期转型的重要时刻,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心聚力,必须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提升干部队伍政治思想建设水平和工作能力。对干部的理想信念、精神境界、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等竞争力等方面进行提升。
临港集团领导提出要求,临港创新管理学院立即设计培训方案,提出培训目标,确定培训层级及核心课程。于是,平时忙得团团转的那些集团的中、高层管理干部先后坐进了培训的课堂——
领航系列研讨班目标是“领导力与战略远见”。对象是集团总监、副总监级的高层管理干部。对这批高管的培训目标侧重于:领导力与战略远见。通过对这些高级管理干部的系统培训,达成对集团发展的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提高对这个层级管理干部队伍的领导能力,个人素养,综合素质。当这些长期忙于集团事务、管理的高管们,融入课堂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教学还有研讨诸多手段的教学中,都感到学有所值,收获颇多。
远航系列研讨班目标是“从专业走向管理”,对象是集团总监助理、后备干部。通过对他们的培训,能够达成全体对集团发展的统一的思想认识,提高他们的领导与个人素质。干部素质的与提升、企业文化与集团发展,党性与廉洁教育是培训的主要内容。
续航系列培训班的目标成为注重“执行力与管理进阶”。培训对象着眼于集团本部、各平台公司科级经理、核心业务层。通过对这批干部的培训,青年干部的视野,增强其在百忙之中意识和全局观念;全面提升他们的管理技能与技巧;通过交互式学习与实战,引导学以致用,提升实效;通过经营层面,推动学习转化,实现业绩提升,为企业创造价值。最终达成“打造实战性高效管理者”的目标。
启航系列的目标着重于“临港文化与职场素养”,根据集团人才队伍和要求,做好集团员工的培养工作,让集团及各子公司新入职员工对集团发展历程、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有一定的了解,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情况,有能力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基本问题。
2019年4月,集团“把握新机遇推动新发展”总监研讨会,就《自贸区新片区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必要性》、《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的重构》《科设立与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等课题,专家们作了详细的解读。总裁袁国华要求大家提升站位放大格局;勇于担当富于创造;谋在长远干在实处。
……
根据临港集团各层次人员的情况,学院各有侧重、分门别类设置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双管齐下,全方位地进行系列化系统培训,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培训学员从高管到新入职员工,经过学习,其沟通力、执行力、分析力、创新力、表达力、影响力以及生产力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追求卓越,为企业发展锻铸工匠之魂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2018年6月12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拔赛技能展示正在这里举行。国家人社部领导来到了展区,对临港技能人才的培养理念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总裁袁国华深有感触:“工匠精神,就是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艺,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在临港园区集聚着8000多个企业,其中有世界500强的企业,也有着我们国内极具发展潜力的大中企业,工匠精神的回归与弘扬,是个人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内在渴望,是临港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临港自贸新片区快速发展的必然需求”。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现代制造业、新科技发展,始终需要葆一腔热诚,持颗颗匠心,十年磨一剑的艰苦付出,追求产品的极致与完美。唯此,才能使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临港集团牵头,组建成立以产业发展、企业需求为引领,采用多方联动、多方参与、多元共建,集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及特色开发三位一体,培养提升临港地区各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的上海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已建及在建的临港再制造、现代高端装备、航空发动机、3D打印技术、临港智能物流、临港工业机器人、临港智能制造实训项目。
为了提供临港员工技能水平,基地每年组织临港地区企业内符合要求的技能人才,申报市、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技师,为临港地区企业职工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作出了贡献。目前,基地已帮助临港地区近40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首席技师制度。从2014年起,通过选拔、评审、推荐,已有临港入驻企业的11名获得上海首席技师的称号,并获得上海市首席技师的资助。这些优秀技师,作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力量,极好地发挥了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对技术产品质量的改造与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还有着“开展技能竞赛、技能比武活动”、“新技能培训”、企业新学徒制培养培养模式等,仅2018年就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2600多人。这些比赛与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塑造“赶、拼、超”的良好氛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基地成为了企业技能培训的助推器、加油站,受到园区企业的广泛欢迎。
辛勤耕耘必有收获,智慧心血浇灌绽放明艳之花。
上海临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于2012年经上海市、浦东新区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设立并授牌。成功申报评价项目开发及实训设施设备资助项目,获批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企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荣获“2014-2015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成为上海市第一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单位中,唯一具有发证资格的试点单位。2017年,基地更是代表上海接待了世界技能组织竞赛副主席斯泰芬.普拉绍尔先生带领的世界技能组织代表团。令临港人自豪的是,经国家人社部、财政部批准,基地现已成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口,经济的转型升级呼唤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是锲而不舍,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工作中,用心血和毅力诠释极致追求,是每一个细节都执行到位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创新管理学院院长王春华深有感触:“近年来,学院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结合起来,不仅是要教会受训对象精进技术、炼就本领,更应该是价值的传递、工匠精神的涵养和人格的建立。踏准改革的鼓点,顺应时代与临港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为更多优秀工匠的产生提供沃土,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这是临港集团的理念和追求”。
海纳百川,为人才培训构建新高地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上海成其大,就在于它能包容,上海就要有一种自觉,一定要有包容心。
“临港创新管理学院,大家的学院”。学院主题墙上巨大的字体明晰着学院的宗旨。
大家,大家,大家!
请有水平有才华的“大家”来办,请你、我、他每一位临港人来参与办,为临港集团、临港地区乃至全国有需要的人来办。这是大家的学院!
学院的师资“大家”云集:复旦大学、国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大、上海电力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博士、教授、研究员……“大家”们关注临港这片热土,“大家”们愿意将自己的才学与经验,无保留地贡献给这块位于上海,面向全国,胸怀世界的临港集团。
学院的课程“干货”满满,是由学院与“大家”共同设置:领导力与战略远识,从专业走向管理,执行力与管理知识,智能制造与创新发展,集团数字化转型与LSO等等,最前沿的管理动向、最丰富的管理知识,全方位地为领导者、管理者、一线工作者分门别类设置。
学院的服务对象仍是大家:为临港集团服务,为园区发展与产业服务服务,为临港地区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区服务。
临港创新管理学院,大家的学院,从诞生之日就明确了办学的宗旨与理念——
是员工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的加油站;是锻炼队伍,培养骨干的孵化器;是临港发展经验和企业文化传承的主战场;是交流经验、研讨思想、激发智能的重要阵地。
它更是临港地区知识管理与创新的平台,是园区企业发展的战略伙伴,是各大高等院校的交流实践基地,是中国开发区的社会一流学校、实践基地以及高端智库。
园区水泥森林的外表下,应该包裹一颗有温度的心。她应该与城市融为一体,增加城市品位,让城市变得更加有魅力;她应该把人放在第一位,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感受,让人感到舒适,找到归属感。
在长期发展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园区就是城市,要走以产建城,以城兴业的道路,最终实现产城融合。我们的园区,要让城市更加美丽,让工作更富魅力,让生活更加便利。是临港集团有关部门的研究与实践,同样也成了创新管理学院的研究课题。
“临港经贸人才高研班”——针对上海临港地区各大开发主体招商人员的高端培训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产业前沿报告、产业园区发展报告、招商经验交流、移动等模块。通过讲授、参访和交流,让学员对相关前沿产业的发展趋势,新一代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律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
“思享汇”——学院联合产业入住企业、高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杰出青年走进临港公租房、厂区等,以教育为载体,开展社区、企业定制化的文化交流,丰富入驻临港产业区企业和相关人员的文化活动,开拓园区各层次管理的服务人员的眼界和思路。
“阳光星期五”——学院联合集团工会、企业协会等,事例资源,开放临港产业区共享服务中心,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服务,开展各种类型的文体、艺术。科技等活动,共建社区共享中心的和谐家园,增加人们的幸福度,也提升了集团和学院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青少年科创大赛”——作为上海最大的先进科技产业聚集地,临港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与集成电路、低空数字化、海洋科技等世界前沿科技作为产业进步驱动力。让青少年崇尚、参与科技创新,组织科创比赛,引导青少年感受科创乐趣,激发创造能力,为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内引外联——学院还先后接待了美国斯坦福SRI研究院、美国加州整合大学、马来西亚沙湾开发区、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全球CEO代表团等合作机构以及访学客群,为未来联合开展教学、产学研用和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等方面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3月,朝霞映染着南黄海的滔浪,“北上海”沪苏产业联动集聚区的办公楼内,临港创新管理学院首家分院——大丰分院正式揭牌,并为大丰五区十八园的青年干部送上了为期两天的招商专题培训。迄今为止,创新管理学院目前已在宝山新业坊、上海松江、江苏大丰、贵州遵义等地设立了分院,全新的教学理念,顺应形势发展需求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新型经贸人才的培训,新形势下招商业务等课程,已走出上海走向全国,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欢迎。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贯穿于临港集团的气度、气质之中。创新管理学院敞开胸怀办学,不仅办分院,还承接外地有需求的园区、开发区来沪办培训班。屹立于全国园区开发排头兵的临港集团,勇于创新又踏实奋进的经验,幅射全国各地。创新管理学院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紧跟形势的课程设置,更吸引着全国许多园区、开发区的管理者、建设者:我们想在临港举办培训班,学习你们的先进经验,请给我们邀请师资,设计课程……
由中国开发区协会与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培训机构,宗旨是传播开发区的核心价值观和最新理念,推动开发区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服务于全国开发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临港创新管理学院、中国开发区协会培训中心的领导信心满满:“我们要发挥协会自身的品牌优势和平台资源优势,建设全国开发区的战略性学习平台和知识创新中心。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
临港创新管理学院的办学成绩与长足发展,赢得了社会与政府的高度认可。2018年全国最具权威的全国企业大学排行榜公布,临港创新管理学院获得“年度最具成长性企业大学”荣誉称号。而这所大学的影响力又何止在临港集团与临港地区?临港创新管理学院,这座被誉为“最具成长力的大学” ,实质已成为全国开发区、园区建设者心目中的“黄埔学校”、“实践基地”、“高端智库”。
蓝天白云,秋风送爽。
桂花香沁人心脾,草木染灿烂金黄。
正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喜庆日子,临港集团300多位员工齐聚广场,嘹亮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以新面貌走进新时代,以新气象踏上新征程,以新作为谱写新篇章!”这是全体临港人的铿锵誓言。
厚积薄发是一种力度。平地兴产、滩涂造城,临港集团风雨兼程的十六载岁月,在全国开发区建设中发挥着“排头兵”、“领头羊”的作用,创新管理学院将为锻造高科技队伍、创新型人才继续不懈地努力;
海纳百川是一种气度。临港集团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区区合作,品牌联动,为更多的企业提供着创新发展的模板与路径。创新管理学院进一步为传播临港经验、传承临港精神,打造更为广阔的平台;
牢记使命不懈奋斗是一种精神向度。临港自贸新片区的发展,需要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更加精湛的技术、综合素养全面的高精尖人才。创新管理学院将以智慧与心血,继续构建交流经验、研讨思想、激发思想火花的人才培养新高地。
潮大正是扬帆时,改革开放再出发。责任、使命、担当、奋斗,临港人永远在路上!
作者:张晓惠
编辑:邵大卫
来源: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