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是办好进博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切实做好这篇大文章?第二届进博会冲刺阶段,上海市政协17日专门召开“发挥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加快建设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专题协商会。记者获悉,作为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的重要手段,上海正探索保税展示交易常态化模式,这也是建设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的重点工作。
在17日的协商会上,委员们围绕抓住进博会机遇,促进贸易升级、产业升级、开放升级、消费升级,助力落实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协商建言。
保税交易是委员们关注的一大焦点。所谓保税交易,对贸易商而言可以变预先支付关税为售后完税,有力盘活流动资金,当销售不对路时还能退回保税仓,变“死货”为“活货”。对消费者而言,减少了中间环节和运营成本,这些“海外同质”的商品有望实现“海外同价”,让海外消费不出国门成为现实。
目前,上海虹桥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一期南、北片区已对外开放,项目二期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已在上月建设运营,后者是为对届进博会量身定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也是国内目前开放程度最高的保税仓库。10月16日,与进博会主场馆仅一路之隔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6+365”保税展示展销场所也正式开业。
延续“永不落幕的进博会”,赵丽娟委员进一步建议,可以在市区设立多个“城市综合展销中心”,将保税展示交易延伸到消费品领域、送到老百姓身边,首次进入中国的新产品也可借此机会展开“销售实验”,首批30余家“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即可先行先试。
记者获悉,下一步上海还将建设一批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深化外高桥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做强红酒、机床、医疗器械等专业贸易平台,做优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别商品中心;在虹桥商务区设立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更好对接国际市场提供渠道和服务。
以进博会为契机,上海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首届进博会即推出了量身打造的20多项制度创新,包括延长展品ATA单证册有效期至1年、展品展后结转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视为核销等国内首创制度创新,有效推动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
“进博会应当成为政府解决市场主体经营痛点堵点的年度战役和营商环境的年度评价周,同时还可探索将进博会‘限量版’政策进一步常态化。”市政协常委汪胜洋对此建议,这些“限量版”政策可考虑优先在自贸区新片区延长,为出台适当的监管措施打下基础,同时以新片区制度支撑扩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委员们表示,进博会是国家战略,也是上海的发展契机,与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形成合力。黄少星委员认为,依托虹桥枢纽优势,结合上海正大力推动的夜经济,进博会将有助于放大“上海购物”的标杆效应。他建议,可以在“四叶草”周边试点开展以进口商品和“夜生活”为特色的新消费体验,借助虹桥区位优势,吸引长三角和国内外消费者向进博会集聚、向虹桥集聚,打造独具上海特色的国际化休闲生活方式,擦亮“上海购物”品牌。
作者:周渊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