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滴滴出行发布全国夜间出行需求城市排行榜,根据7月至8月底,晚19点至次日6点的数据显示,夜间日均呼叫订单量最高的前十大城市依次为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深圳、东莞、杭州、重庆、佛山以及南京。
北京作为夜间出行需求最高的城市,在前门和大栅栏、三里屯、国贸、五棵松“夜京城”地标,以及蓝色港湾、世贸天阶、合生汇等各大商圈,均出现夜间出行需求上涨。北京西站食宝街是其中需求增长最多的商圈,夜间日均呼单数同比去年上升了31%。国贸及郎园、三里屯仍然是夜生活热门地标,日均夜间呼单数分别为4.4万和2.5万。
滴滴数据显示,在北京人们夜间出行最常见的场景依次是休闲娱乐、通勤和探亲访友。以订单起始点来分析,与美食购物、户外运动、文化场馆相关的地点都统计为休闲娱乐类场景,占所有夜间出行场景比例的25%,其次为办公楼类通勤场景占比24%,说明北京用户工作和娱乐并重。
打车需求越旺盛,越容易出现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在夏天夜间休闲娱乐的代表性节日,8月7日七夕节当天,排队人数最多的夜间时段出现在晚22点至24点。三里屯位列排队打车拥挤榜第一名,在晚22点46分56秒,排队人数达到623人,是当天夜间排队记录的峰值。
按夜间出行需求的集中区域来看,最多的出行需求集中在市区内,占比达67%。在深夜时段地铁和公交停运后,有10%的用户需要打滴滴网约车从市区回到房山、大兴、门头沟、昌平等郊区,但这部分需求没有被及时满足,成交率仅是62%。
为了让“夜归人”安全、便捷的回到家中,滴滴加强了夜间的车辆调配,持续提升安全和运营保障能力。但总体来说,日趋增长的夜间出行需求和相对固定的车辆供给之间,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为了解决夜间难打车,滴滴在2017年就分析得出,大多数晚间社交、饭局都发生在19点至21时,与此同时,这时是许多司机收车回家的集中时段。需求上涨、运力下降,打车需求猛增并持续至深夜,形成一个交通“夜高峰”。因此滴滴率先实行“分时计价”,让夜间的时长费、里程费相对于普通时段要略高,逐步吸引和培养部分司机习惯在夜间出车。
此外,为了让更多用户打到车,滴滴还为夜间出车的司机设立了多重奖励。比如夜间实时的单单奖、冲单奖,还有针对特定区域设定的围栏奖,如果司机按照软件调度提示,从“冷区”前往“热区”,还有机会获得调度奖励。
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表示,夜间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是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的重要举措。一个城市的夜间经济是否发达,不仅体现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是衡量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重要指数。夜间出行的安全与便利,是发展夜间经济的基础保障,滴滴将持续努力,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夜间出行服务。
作者:张晓鸣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