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腾讯“科技有道,择善而行”主题论坛上,微信AI团队对外首次发布了最新产品“微信对话开放平台”(https://openai.weixin.qq.com),并围绕微信智能语义理解技术及应用领域,就人工智能的未来前景进行了探讨。
据悉,“微信对话开放平台”是以对话交互为核心,拥有接入快速、门槛低、适用性广泛等特点。依靠丰富的接口,“微信对话开放平台”可以满足丰富的行业场景,能够实现公众号、小程序和APP等形式的快速接入,让人人都可以快速、低成本搭建基于对话的智能应用。
“这会是一款战略级的产品。”发布会之后,微信高级总监周杰告诉记者。这意味着,腾讯微信AI团队想要以“对话即服务”为理念,致力于“用声音连接世界”。
周杰透露,这款产品向面向B端和C端同时开放。在B端,“微信对话开放平台”已形成一个技术完善的智能对话生态平台,可以为接入的开发者提供已有的通用技能,例如“天气”“新闻”和“百科”等,也支持自定义配置技能,让开发者能够依据场景定制客服技能。
据悉,目前“微信对话开放平台”已经与春秋航空建立了三期合作,用户可以通过对话实现预订机票、邮寄行程单的操作;在小程序场景,也可以通过风趣幽默的回复为用户提供有趣的情感陪伴。
而在C端,“微信小微”则与哈曼、索尼、VIVO、广汽等商场合作,为C端用户带来体验。据悉,在今年的新款长安汽车中,就将搭载对话系统。
周杰介绍,这款产品已经研发了一年半时间,在研发之初,除了通用场景之外,团队考虑的是两种场景的突破,一是入口很深的场景,比如在安装软件时,用户需要连续的点击‘下一步’才能实现。还有一种是入口很广的场景,比如要在众多的歌曲中,找到刘德华的某一首歌。与此同时,组合式服务也是团队在思考的命题,比如,在传统情况下,要实现“循环播放刘德华的歌”,只要需要2步,但通过语音的指令,只需要一次即可。
在这个赛道上,先期已经有很多巨头冲入,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等先后推出了音箱等硬件设备,抢占人工智能的语音入口。周杰并不避讳回复“腾讯是否入局太晚”,相反他认为,现在正是入局的好机会,基于微信10亿用户,微信小微也能更好实现“对话即服务”。
从2011年发展至今,微信AI团队推出了面向语音识别与合成的微信智聆、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微信智言,以及微信翻译等业内领先的AI技术。除应用于内部微信产品中,同时还向第三方合作伙伴开放和赋能。正如微信AI团队所说,“集合多重AI能力的微信对话开放平台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输出平台,而是一种有温度的‘连接器’”,它一面连接平台生态资源,一面连接智能设备和终端,为合作伙伴打造了多元化的智能解决方案。
作者:徐晶卉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