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刚刚在市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按照“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要求,正在加快编制新片区空间土地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确保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总的来讲,新片区要打造“四个最”。
一是打造最开放创新的全球资源配置枢纽。临港开发建设以来,始终聚焦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注重引进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引进了特斯拉、西门子、卡特彼勒等一批外资龙头创新企业;中法艺术学院、中英低碳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硅谷、墨尔本、赫尔辛基等地设立了多个海外创新中心。临港的总体城市规划方案就是德国GMP公司设计的。因此,新片区从一开始就植入了“开放创新”的基因。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又赋予了新片区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国家战略任务。新片区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全力实现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和数据快捷联通。同时,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创新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前沿产业集群。全力办好“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加快打造WLA科学社区,充分发挥国际高层次合作交流平台、高能级机构和高端企业的作用,进一步吸引全球技术、资本、人才等高端资源要素汇聚临港新片区,打造高端资源要素跨境自由流动的配置枢纽。
二是打造最智慧生态的未来城市样板。新片区已经基本形成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建成了以滴水湖为中心,森林公园、绿地、河道等组成的城市生态体系,蓝绿空间占比超过60%,是全国最大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新片区“拥湖临海”的自然生态优势,加快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活力街区和城市公园建设,打造“江海湖交汇、水田林交融”的绿色、生态、低碳之城。同时,新片区正在加快构建智慧政务、智慧园区、智慧社区等一体化的智慧城市体系,建成了总长29.3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启动了全球首个双千兆产业园区建设。新片区将进一步加快5G、IPv6、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科技赋能城市,着力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打造善感知、会呼吸、有温度的智慧之城。
三是打造最体现产城融合的新城建设典范。临港始终坚持产业、城市“双轮驱动”,以城市功能的完善保障高端产业的发展。临港引进了5所高校、2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16所中小幼学校和第六人民医院东院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建成了港城新天地等商业配套设施;建成了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冰雪之星、上海天文馆以及临港·陆家嘴广场、港城广场等城市综合体。新片区将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资本和经验进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快北岛艺术中心、临港图书馆、水上运动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新片区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和体育休闲旅游集聚区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与城市空间布局,推动港、城、镇的统筹联动和功能互补,推动产业、人口、城市全面协调发展,实现高端产业与高品质新城的深度融合发展。
四是打造最宜业宜居的人才集聚高地。新片区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才服务体系,人才公寓、人才租房补贴累计受益超过3000人,配售限价商品房3992套,配售公共租赁房1432套。同时,加快完善新片区内外综合交通体系,推动两港大道快速化、S2客货分流、S3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打造临港海洋节、滴水湖迎新跑、滴水湖阳光音乐节等一批文体旅品牌,丰富了城市人文内涵,保障各类人才在新片区安居乐业。新片区的一个重大政策突破就是“人员从业自由”,我们将在境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工作许可、创新创业以及国内人才落户、购房、培训等方面提供最便利、最周到的服务。同时,将加快公租房、人才公寓等建设,完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打造高端国际社区;进一步完善新片区内外交通体系;进一步健全高品质、国际化的城市功能体系,打造人才向往的活力之城。新片区将始终张开双臂拥抱各方人才,诚挚欢迎、邀请各个领域的人才到新片区安家落户、安居乐业。
作者:唐玮婕
编辑:周渊 薄小波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