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小,居民之间相互沟通的据点少,影响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成为社区治理的难点之一。
如何打破硬件条件限制产生的治理困境,开拓社区活动的共享新空间?真新街道清峪社区都市港湾小区的实践案例给我们带来新思路。
一盆花,开启寻梦之路
“书记,我能不能把家里那盆山茶花,放在多功能活动室的顶楼平台上养?家里花多放不下了,放在平台上,大家还能一起看看,多好呀!”居民张阿姨的一个提议,让“平台”迎来了第一位“美丽使者”。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平台上的“成员”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增加。除了盆栽,居民们还从家里搬来一些小桌子、小椅子。喝茶、聊天、种花,渐渐地,居民们开始喜欢上这儿来走动走动。
闲置空间被利用是件值得开心的事,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卫生和种植设备的需求问题。针对这个情况,社区居委思索着,能不能把这个平台打造成更符合居民需求的公共活动空间?于是,经过多次居民需求调研,同时,完成平台安全性评估,整合多方意见之后,“空中寻梦园”共享空间改造项目有了雏形。
新空间,增进邻里之情
重新打造后的“空中寻梦园”,分为“绿植天地”和“休闲氧吧”两个区域。
“绿植天地”由社区骨干负责管理,骨干们和绿植爱好者在这个小天地里种植绿色蔬菜和观赏植物。绿色蔬菜可用于义卖,义卖所得则用于“绿植天地”的种子采购,辅助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观赏植物可供社区开展各类环保生态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绿色环保意识。
“休闲氧吧”可以为居民提供团队活动场地、居民议事协商聊天、办各类茶话会、联欢会、歌唱活动、纳凉活动、健身活动等,居民还可以向居委会申请,借用这个场地举办各色派对活动。
“空中寻梦园”不仅给擅长种植的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更进一步加强了街坊邻里间的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夜生活,构建社区大家庭
下班宅在家,沟通靠网络,已然成为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对于社区活动、社区事务,他们无心过问,也无心参与。
为了让年轻人能够融入到社区这个大家庭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关心社区事务,社区居委考虑到他们白天上班的情况,提出了开放“空中寻梦园”夜场活动的新点子,让年轻人在下班后,可以在“寻梦园”里与家人、朋友乘凉聊天,舒缓一整天工作的疲惫。
居委会还不定期地在“空中寻梦园”安排各类小型的文艺演出,邀请社区群文团队以及有才艺的居民参加。在让居民才艺才能得到展示的同时,也让年轻人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看到自己父母的表演,感受父母的世界,拉进家人间的情感联结。在增进家庭纽带的基础上,也把社区打造成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作者:王嘉旖、陈玉婷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