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法治保障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举办。
上海市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会长郑少华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作了一个全面的法治解读。他把“方案”概括为“1+6+6”。其中的“1”指的是,新片区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公认”这两个字很重要,意味着要对标国际公认的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第一个“6”是指“投资、贸易、金融、人员、运输自由以及网络信息或者数据的便捷流动”;第二个“6”则是“管理、风险防控、公平竞争、税收、立法及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六大保障。
在华东政法大学自贸区法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贺小勇看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特殊”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为国内定位特殊,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对标特殊,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管理特殊,参照经济特区管理;产业特殊,政策设计配合特殊产业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胡加祥指出,之前的自贸区追求的是“贸易便利化”,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要实现的是“贸易自由化”,前者的重点是简化行政措施,后者则意味着会有减税降负等方面的创新突破。
作者:张晓鸣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