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3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
今天上午,记者从上海公安局获悉,2018年以来,上海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创新网络安全管理之路,试点建设上海互联网安全综合服务网,努力提升互联网单位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网吧“电子身份认证”服务,为市民安全上网提供便利。上海公安机关不断压实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持续深化营造“网络安全共担、网络生活共享”的社会氛围,努力让网络空间“更安全、更有序、更干净”。
入网登记办理更便捷
按照《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第33号令)规定:“互联单位、接入单位、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自网络正式联通之日起三十日内,到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指定的受理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以往,在互联网企业办理备案工作中,互联网企业需要到公安机关当面审核,提供纸质备案材料,等待30天审核时间后才能完成联网单位备案工作。上海公安网安部门按照“减环节、减证明、减时间、减跑动次数”的标准,建设完成了 “上海互联网安全综合服务网”,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互联网企业只需在网上提交基础信息和互联网业务信息,即可完成入网登记工作,省去了企业频繁提交纸质材料、来回跑动当面审核等环节。互联网单位的备案办理周期从30日缩减至24小时内。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APP)等网上新生业态层出不穷,为加强新生业态的“精细化”管理,上海公安网安部门做好“加法”将入网登记备案范围从原来的网站等传统联网单位拓展到了“移动应用(APP)”、“公共上网场所”等涉网主体。截至目前,本市有130余家互联网接入服务商,49896个网站,1191个移动应用APP,8.6万个公共上网场所完成服务网入网登记。
据介绍,在“上海互联网安全综合服务网”建设过程中,上海公安网安部门不断优化升级,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网站中设立了“安全检测”模块,对入网登记的“接入服务商”、“网站”、“APP”等运营者提供网络安全“体检”服务。运营者只要入网登记后,即可收到一份网络安全“体检报告”。根据检测发现,截至目前,上海公安网安部门已向本市1314家互联网单位推送9694份体检报告,为帮助互联网单位及时了解运营风险和安全漏洞,及时采取相关网络安全保护措施指明了方向,为提高本市网络安全整体防范能力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网吧“电子身份认证”正式实施
近期,上海公安机关在本市部分网吧推出了“电子身份认证”上网服务。该服务是上海公安网安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项试点工作,也是探索创新上网场所管理模式的一项实际举措。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对上网消费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因此,市民在网吧消费时,必须依法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经网吧工作人员仔细核验,确认“人证一致”后才能开卡上网。
7月19日起,市民只要打开手机支付宝或微信,扫描网吧前台的二维码,并通过人像验证后即能开卡上网,节省了市民进网吧登记时间。在便利市民上网的同时,网吧经营者无需额外投入任何硬件设备及运维成本。目前,该服务已在本市部分网吧试点。
在网吧日常经营中,工作人员有可能会遇到有冒用、盗用身份证登记上网的情况,也会遇到上网人员与身份证件照极为相似,肉眼无法分辨的问题,这给网吧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隐患。
推行“电子身份认证”上网后,能够大大提高对人员、证件一致性核验的准确率,减少人工审核的误差率,有效防止了冒用、盗用身份证登记上网的现象,进一步提升网吧管理安全性。
下一步,上海公安网安部门将在本市1400余家网吧进一步推广“电子身份认证”上网服务,并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理念下,进一步探索创新网络安全管理之路。
作者:何易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