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中国芯”——兆芯中央处理器。(资料照片)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不久前在上海举行的一场以科创中心建设为主题的高端智库峰会上,很多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变局。在他们看来,接下来一段时期,国内外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为此,上海要充分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提高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影响力,从而培植起长久的竞争优势。
迎难而上,劈波斩浪,这本是排头兵和先行者所必需具备的气概与信念。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在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产业,在越来越多的“卡脖子”领域,上海不断采取战略性举措,拿出突破性成果,通过应对挑战捕捉未来机遇。
压力与定力
上周,国内第一款采用16纳米工艺、主频超过3.0G赫兹的中央处理器(CPU)芯片在张江发布。该芯片由上海国资控股的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研发设计,面向广阔的个人电脑(PC)市场,性能与英特尔第七代i5芯片持平。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评价说,这款芯片的发布是国产CPU的里程碑。
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灵魂,CPU则是集成电路行业的明珠。对一个国家来说,要想将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必须突破关键芯片与核心技术。目前,虽然国内外形势充满变数,但对创新者而言,却是最好的机遇窗口。正如兆芯副总裁罗勇所说,党政机关、金融、能源、交通等关键领域对国产CPU的需求,未来将持续爆发。
机遇从来不会凭空降临。自2013年成立以来,兆芯对标世界顶尖企业和产品,为研发CPU,投入资金达数十亿元。这是没有短期回报的战略性投入,背后折射出城市的定力与气魄。
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怎能扛不住压力,怎能不拿出决心?近五年来,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从3.58%提升到4.0%,比肩以色列、韩国等全球最高水平。全市范围内,着眼于基础研究,启动了蛋白质设施、转化医学设施、海底观测网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上月,张江的“上海光源”迎来十周年纪念日,以它为基点,一个投资逾百亿元的世界级大科学装置群正在崛起。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施尔畏说,这个大科学装置群超过70%的投入由上海地方出资,“体现了上海的眼光”。
而在北斗导航、重型燃气轮机、商用航空发动机等产业领域的“卡脖子”环节,近期也不断传来重大技术突破的好消息,背后,同样看得到上海多年来的布局与投入。可以说,面对未知,上海所表现出的大局观与价值取向,正越来越深地固化在城市精神之中。某种意义上,和技术突破相比,这更值得赞叹。
前瞻与攻坚
在上海中心城区,全球最长、传输电流最大的“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正加紧铺设。预计半年后,它将挂上城市电网,成为市中心不可或缺的能源通道。值得一提的是,这根由上海新兴企业研发制造的电缆投运后,将是全球第一条位于城市腹地的超导线路。
拿出城市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新技术、新企业提供锤炼“临门一脚”的实战机会,这是上海近年来为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对超大型城市而言,除了人才储备丰富、产业积淀深厚,发展新技术、新产业的一大优势在于应用场景丰富。假如没有落地和应用,技术就永远只能止步于实验室。特别是当我国高技术领域越来越多走入“无人区”,可参照的经验与案例越来越少时,每前进一步都要靠自己摸索。因此,敢于为新技术“吃螃蟹”的勇气,也是上海的前瞻性与攻坚精神的体现。
去年以来,不仅是超导,智能网联汽车、5G、人工智能(AI)等领域都在不断以应用为牵引,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在国内,上海率先向无人驾驶汽车颁发路测牌照,为企业积累数万公里的宝贵行车数据。为促进5G发展,上海在过去半年接连宣布打造全球首座5G火车站、首个5G高校、首个5G信号全覆盖行政区的计划。
事实上,这种敢于让新技术落地的勇气,也提升了城市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占位。以AI为例,过去半年来,上海先后向全球发布了数十个应用场景需求,涵盖“AI+工业”“AI+金融”“AI+医疗”“AI+教育”“AI+园区”“AI+交通”等领域,从而加速形成全球顶尖企业集聚一城、共同打造世界级AI应用标杆的局面。其中部分场景,即将在两个月后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向全世界展示。
朋友圈与生态圈
开放是上海的品格,也是上海最大的优势。在提升城市创新策源能力、培植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上海一直秉持开放精神,既为全球企业和创新者提供机会,也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做大做强创新“朋友圈”与“生态圈”。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高地,上海是外资研发中心集聚度最高的地方,外资研发机构总数占全国的1/4。近期,全市又设立了五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技术转移中心,开展中俄战略科技合作,启动建设普陀中以(上海)创新园等项目。
在新技术和新产业培育方面,跨国公司也在上海获得大量市场机会。在无人驾驶领域,拿到宝贵路测牌照的,除了几家本土企业,也包括宝马这样的跨国车企。在AI领域,首批应用场景建设向全球企业开放,约1/4是非本土企业。在创业孵化领域,上海积极打造平台,引导IBM、宝洁、博世等国际巨头与草根创业者合作,形成“大象与蚂蚁共舞”的生态。
上海的开放不仅表现为对外资开放,也在长三角区域积极寻求协同创新机会。目前,以上海为龙头,长三角区域内已推进总价值超300亿元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面向创新能力一体化,上海向苏浙皖输出的技术超过3000项。在不久前公布的上海年度科技奖项中,约30%的获奖项目带有长三角协同创新的印记。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