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Silk Road Economic Belt)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时首先提出。习近平指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100多年前张骞开辟的“古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达罗马,曾是横贯东西、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重要的贸易通道。五彩丝绸、瓷器和香料络绎于途,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这条贸易通道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东边牵手新兴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大、最长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带。涉及总人口近30亿,领土总面积超过3716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的五分之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the Maritime Silk Road in the 21st Century)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0月3日在印尼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首先提出的。习近平指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早在中国秦汉时代就已出现。唐朝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中国经济重心转向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南宋和元朝时期航海技术的突破和经济贸易的空前需求使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分为东线和西线两条线。东线是向东直抵朝鲜半岛和日本。西线是向西通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由250多艘船只组成的舰队,访问了30多个南亚和非洲的国家和地区。但由于明朝后期实行海禁,以及清朝继续海禁政策,直接导致中国退出海洋竞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主要有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线。西线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途经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北非,通达欧洲。东线将不仅直抵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而且可以到达北美大陆和拉丁美洲;随着北极环境变化和北极航道的开通,甚至可以通过北极航道,抵达欧洲和北美大陆东海岸。南线将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东南亚抵达南太平洋国家,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
李念 摘自夏立平《论共生系统理论视阈下的“一带一路”建设》
本文刊登于3月14日第87期文汇讲堂小报李向阳《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