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室不同温”的全新冰上体验、冬奥史上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造的“冰”面、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的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北京冬奥会的诸多比赛场馆运用了世界领先技术。2月16日, 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的科技冬奥有关情况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介绍了北京冬奥会新技术应用情况。
北京冬奥会新技术应用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有体验”。作为最先开始比赛的场馆之一,“冰立方”通过对赛场内不同区域温度的精准控制,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同室不同温”的全新冰上体验。
国家速滑馆的“冰”面,在冬奥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造,为运动员创造更快的成绩提供了保障。国家速滑馆已经见证了8项新的奥运纪录和1项世界纪录的诞生。
此外,1.9公里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是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的。国际雪车联合会主席认为,在雪车和钢架雪车场馆历史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无与伦比的。
二是“有精彩”。北京冬奥会新闻发布会视频服务系统(Info-AV),是基于云转播平台实现的。它经过了测试赛测试运行,在冬奥会期间提供所有赛事新闻发布会的新闻直播、点播和下载服务,可自主选择原生或同声传译的音频输出,新闻发布会的音视频制作、编辑和处理全部在云端远程完成。针对开幕式、花滑、短道速滑、速滑和颁奖等赛事和仪式制作了8K节目,总台央视和北京电视台都开通了8K频道,在主媒体中心、首体、五棵松等场馆,以及部分城市广场和高校部署了8K屏幕,公众可以观看超高清视频画。冰壶、速滑等12个项目制作了自由视角特效,而“子弹时间”转播的效果则用于云顶滑雪场空中技巧和U型场地技巧项目,为13场比赛制作了20小时的特效画面。
三是“有未来”。8K节目、8K频道及8K屏幕正在走向公众。云转播,这项新型的转播模式,未来也将在更多的应用场景,服务各项大型活动。氢燃料大巴在延庆、张家口提供赛时交通服务保障,赛后将继续用于城市运行。由秸秆、玉米等原材料制作的生物可降解餐具,全面用于冬奥会餐饮服务。众多的智能化服务,未来都将成为大众生活的组成部分。
作者: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2022北京新闻中心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