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闭幕,本次政协会议共收到提案5113件,立案3859件。在立案提案中,经济建设方面提案1484件,占总数的38.46%。
经济方面提案占到立案提案近4成,这个数字确实不小,但也符合公众的心理期待。从这些提案涉及的领域看,无论是减税降费、促进消费,还是扩大就业、市场诚信;无论是民企融资、国企混改,还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统筹协调“稳投资”等,提案几乎涵盖了经济领域的所有热点,也关切到民众的生活与利益。
全国两会关系到对上一年经济社会运行的总结,以及对这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两会上经济类议题趋热,并不令人奇怪。
一方面,与大的改革议题相比,经济领域的议题更适合这种中短期的政策制定与制度设计。比如有代表建议给予民企平等发展的条件、公平竞争的环境,强调要切实解决形式上平等、实际上不平等的潜规则问题。
这些议题,都是事关民生的热门话题。不改变,则直接损害公众的现实利益。而稍有改变,则会大大增进公民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另一方面,经济类提案立案数量多,也表明各方对未来经济预期呈向好趋势。一个国家,民意代表是不是对经济发展有良好的预期,关键在于会不会积极参与其中。两会上经济话题热,也是社会情绪的温度计。
综合新京报、中新网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