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美育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格道德美的追求,还有对中国历史进程中精神美的弘扬,更有对理想美、信仰美的坚守。”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依然聚焦新时代美育,他带来两份相关提案:一份视野广阔,为推进美育教育及传播提出多角度建议;另一份则更具实操性——建议有关部门推进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提升人文素养,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贴身之物’,要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文化。”查阅了多地中小学教材后,吴为山认为应当加大中国经典作品的比例,他建议整理一批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又具有现代价值的美术作品,使之成为中小学教材中的典范。
“像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关山月的《绿色长城》等,应广泛收入中小学语文、地理、历史和美术教材。此外,还应建立博物馆、美术馆与学校联动的机制,积极开展馆校合作教学,让孩子们从小建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这样,文化自信、中国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就不再流于一些空泛的口号或概念。”吴为山说。
以《万山红遍》为例,为什么说它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要从李可染其人和他的家国情怀说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股潮流认为国画是封建文人画,只求格调,不接地气。据李可染之妻邹佩珠回忆,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都不屑上国画课,本来教国画的李可染只能改教水彩。但是,他心里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他认为国画可以展现当下的现实和精神,就下定决心改革国画,使之更好表现时代主题。
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走过千山万水,也由此拉开了中国新山水画变革的序幕。他用国画笔墨描绘新中国的景象,上海的汽车、洋房也被收入画中,却又表现得非常协调。当有人说中国传统国画走到穷途末路了,李可染只回了四个字:东方既白。
李可染在写生路上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细节,衣服破了、鞋走烂了都没有阻碍他的脚步,写生归来他已胸有丘壑。李可染还探索了绘画技法的革新,突破了传统山水画使用红色的局限,最终《万山红遍》成为同时期山水画的巅峰之作。
以前辈为榜样,吴为山认为,新时代的艺术创作者和教育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必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民,“让美成为个人生命底色,创作必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
加强新时代美育教育,应从多个方面展开,除了创作者的修养,社会教育也至关重要。以吴为山领衔的中国美术馆为例,近年来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典藏活化”展览和公共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让美育融入公共生活。
吴为山也在提案中强调,要以广泛的艺术传播充分展示新时代的美育成果,“文化的交流互鉴,正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作者:本报特派记者 周渊 记者 沈竹士
编辑:周辰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