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需要,更是世界的需要。”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这句话引发了强烈共鸣。今年两会上,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表示,中国文化想要“走出去”,首先要让境外的观众爱看。“我去年就在两会上提出,我就觉得我们文化‘走出去’,还是要立足于‘卖出去’,‘卖出去’不是‘送出去’……因为只有这些(海外)观众接受你了,他有这种需求了,他就会掏钱,他就会用他的这种付费来表达他强烈的愿望。” 吕焕斌说,海外观众通过收看中国的节目,不断地跟我们产生了一些精神上的联系,从而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了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年轻人所思所想和趣味风尚。“用明德引领风尚,就是通过我们的价值观,影响别人。”
无独有偶,全国人大代表、作家王安忆也谈到了这一问题。她发现,在文学作品海外出版的生态链上,一些海外出版社并不能在发行上付出成本,出版几十、一百册书交代完事,版权代理公司是完成了指标,作者则增添了“作品翻译成多种文字”的漂亮履历,“但事实上,谁也看不见书”。
这种怪现象,折射出部分文艺界人士对“走出去”的误解。在王安忆看来,盲目投钱并不是文艺作品走出去的正确方式,“不该用的地方要收敛起来,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
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走出去”只是形式,重要的是“走进去”,这需要一些新的更具针对性的手法。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表示,当前外宣作品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中国人写作,思维方式、表述方式同国外读者之间接不上。另外从语言上来说,中文翻成英文,翻译质量本身也有问题。”
而在作品有过“走出去”成功经验的全国政协委员、剧作家王丽萍看来,“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秘诀,还是回到生活、回到人,“让世界人民了解当代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