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引力波案例,引发两会科技界委员深思:这样一个耗时30年且没有中间成果的项目如果搬到中国,还能坚持下去吗?
以一个执行期五年的科研项目为例,由于财政的滞后,一般在经费到账三个月左右,科研人员就会被要求提交第一份年度进展报告,随后便是两年期的中期检查,最后是五年期的结题验收。
“三个月就要‘成果’,两年就要‘发现’,五年就要‘领跑’,在这种体系下,看不出进展或进展缓慢的项目,得到后续支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没人敢承担五年做不出成果的后果。” 全国政协委员武向平直言,科技管理体系造就的短周期、重数量、逼成果式的项目考核机制,表面上看违背了自然科学探索的基本规律,而实质上却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不敢放手让科技工作者去自由探索,于是便给科学发现规定了时间、规定了任务、规定了模式、规定了标准。”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曾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他的母校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的机械学研究室已有180年历史,研究员始终在研究摩擦、强度、齿轮这些基本问题,但研究的目标不断随时代升级———转速从几千转变成了上万转,温度从常温变成了低温和超高温———这种心无旁骛、长期稳定地在一个方向上深耕基础理论、基础技术的研究团队,正是创新走向领跑所需要的。
“当我们树立了文化自信,我们就能理性地对待科技项目自立项、实施到考评的全过程,我们就能放开对科研人员的束缚,让科研项目回归自由探索的广阔天地,让科技工作者跳出思想和行动的牢笼,敢于冒风险、求真谛。”武向平说,只要科技工作者坚持文化自信,中国就有能力、有信心参与并引领自然科学的时代变革,屹立在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央。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综合自中国科学报、文汇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