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医药卫生领域的代表、委员关注到了当前一个现象——不少年轻人喜欢给自己的脸做一些“微调”。而据介绍,这种“微调”风险不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带来了一份《关于建立整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提案》,其中提出,由于我国医疗美容行业(以下简称“医美行业”)对整形外科医生的需求大增,包括普外、骨科、烧伤、眼科、口腔科、妇产科、皮肤科等专业在内的很多医师转行学习整形外科,“通过短期培训上岗,没有经过严格的专科培训,导致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不规范的技术操作极易产生医疗事故。”
这已经不是肖苒第一次针对医美行业问题提交提案了,2017年,她就向全国政协提交过一份《关于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管理的提案》。那份提案当时指出了包括非医疗美容场所开展医疗美容治疗、非正规培训的非专业医师从业、使用不合格的医疗美容产品等医美市场存在的普遍问题。
边是市场并不规范,另一边却是高速增长的需求。而医美的用户,又大多是90后年轻人。此前,第一财经数据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显示,医美用户中59%的人群为90后,22%为80后,另有14%的00后准备“接盘”。90后女性用户希望通过医美手段让眼睛更大、鼻子更高、皮肤更加光滑水嫩;而男性用户更喜欢浓密的毛发和去皱。此外,医美用户中14%是90后男性。女生喜欢微创双眼皮、玻尿酸填充、隆鼻、吸脂、瘦脸针等,男生偏爱肉毒素除皱、植发、隆鼻等。
肖苒告诉记者,2017年3月她的提案得到了当时的国家卫计委、公安部、海关总署、食药监局等7个部门的共同回复。这些部委在2017年5月联合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打击的内容包括无证行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整治违规医疗美容培训、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不实信息等内容。
今年两会,肖苒继续深化自己的提案,重点就整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出建议。她说,目前大部分民营医院和部分非教学公立医院的整形外科医生通过参加“各种会议和培训班学习交流”的方式学习整形外科技术,这样做很不规范。虽然这些医生具备执业医师资质,但他们却未必掌握专业的整形外科技术。
肖苒介绍,在有的国家,要成为整形外科医生,必须在3~5年大外科培训基础上再接受3年的整形外科专科培训,之后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专科医生考试,成绩合格才可以获得“整形外科执照”。
因此,她建议我国尽快建立整形外科专科培训制度,加强整形外科专科培训基地建设,此后,再逐步取缔非专科医师的不规范从业。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也注意到了相关问题。今年年初,贵州一名19岁女大学生在贵阳一家民营医院进行“简单的”隆鼻手术后死亡,这一事件令人痛心。
“现在想整形的年轻人很多,很多人没做好心理准备和相关知识储备,觉得没啥风险,其实即使是打一针肉毒素,都是有风险的。比如使用的器械是否安全、产品本身是否正规等。”刘艳所在医院的整形外科每年要接待数以万计的“求美者”,但她告诉记者,医生会客观评价一个人的容貌,并给出中肯建议,“有的姑娘明明已经很漂亮了,不需要再冒风险动了。”
刘艳告诉记者,医院整形外科主要是为那些面部毁容、确实造成生活困难的人群提供医治,“但也常常会遇到那些在别的地方整坏了的年轻人。”她提醒那些年轻的“求美者”,不要盲目追求“网红脸”,而应更多关注身体健康。
肖苒也提醒“求美者”,在决定整容或者微整前,先理性审视自己的诉求是否合理、是否必须。一旦决定要做,就要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件事的“风险”,并且评估自己是否能承受失败。“可以在网上搜索,可以找做过的人聊天,也可以到正规医院找医生咨询。”她说,“正规医院”是一个要素,“正规医院的医生会明确告诉你有哪些风险,不会一味地鼓动你求美。”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