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的教育一体化未来如何规划,也成为了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界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透露一个好消息——上海正与嘉兴市政府进行协商,有可能在嘉兴办一所民办学校,除了招收本地学生,也会招收父母在当地工作的上海户籍学生。
这是异地入学方面,上海在政策上进行的创新和突破。
除了感受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会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倪闽景嗅到了一体化发展给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比如,他提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难点可能在于人才流动的迁徙频度会增长,进而带来教育方面的难点。
为了促进区域发展,长三角各地将积极吸引人才进行流动。那么问题来了,父母的家在上海,工作在嘉善,部分高校在外地建设有分校,这种情况下,孩子能够跟随父母一起去外地读书吗?
这样的问题在基础教育领域显得尤为突出,倪闵景提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使用的教材,甚至人才选拔制度都有不同。一旦人才流动性增强,年轻人就业范围变广,如何解决其子女的教育需求是未来需要面对的问题。
其实,为了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教育领域已经开启了联动。去年,由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民办教育行业组织共同发起的“长三角民办教育一体化发展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
联盟成立后,将致力于实现区域民办教育信息相通、资源共享、要素重组和优势互补,既为优化区域民办教育政策环境出谋划策、提供方案,也为引导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健康发展集思广益、贡献智慧,从而促进长三角民办教育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此外,倪闽景还认为,教育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大学园区,以大学作为核心,带动地方发展。“要建大学园区,并且以国家力量来建。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做过大学的调整,按照国家布局在各地进行了调整,带动地方发展。长三角地区也应该布一个高校的国家级园区,新建一些新型高校。”倪闽景表示,长三角一体化要带动国家创新,一定要成为一个科研机构、研究机构、大学比较集聚的地区。
作者:张鹏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