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关于推动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的提案中提出,教材必须体现国家意志,系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术作品经过艺术家主观选择和艺术强化,可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家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有利于学生从小建立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情操。像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关山月的《绿色长城》等,应广泛地收入中小学的语文、地理、历史和美术教材。
为什么吴为山特别提到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因为有一幅《万山红遍》收藏在中国美术馆,是画家亲自捐赠给该馆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从1962年开始至1964年,李可染先后共创作了7幅《万山红遍》,其中4幅现存于国家美术机构,其余3幅均曾有过上拍经历。北京保利2012春拍期间,其中一幅被拍出2.9325亿元的天价。
为什么说《万山红遍》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就要从李可染其人和他的家国情怀说起。
(中国美术馆馆藏 感谢吴为山馆长提供)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股潮流认为国画是封建文人画,只求格调,不接地气。据李可染之妻邹佩珠回忆,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们都不屑上国画课,李可染本来是教国画的,也只能去教水彩。但是他的心里始终不以为然。他学过西画,也画过抗战宣传画,他认为国画可以展现当代的现实,就决心探索国画的新风格。
1954年,李可染、张仃和罗铭赴江南写生,由此拉开了中国新山水画变革的序幕。他用国画的笔墨描绘新中国的景象,甚至连上海的汽车、洋房都收入画中,却又表现得非常协调。当有人说,中国的传统国画走到穷途末路了,李可染只回了四个字:东方既白。
邹佩珠说,写生时常需跋山涉水。李可染的脚和常人不同,有畸形,脚底下有块突出来的地方,走路会痛。邹就在他鞋底挖一个洞,刚好合他的脚形,然后再加一层鞋底。她说,这辈子做了多少双这样的鞋,真记不清了。写生路上,李可染的衣服破了,鞋也漏了,鞋底垫着一层纸片,直到抵达南京邹氏大姐家中落脚,才得以缝补鞋袜。
写生归来,李可染已经胸有丘壑。传统山水画在红色的使用上是非常谨慎的,如何表现”万山红遍“被画坛视为一大难题。为此,李可染探索了具体技法上的革新。流传更广的是另一段轶事:1962年前后,李可染偶然得到了半斤内库朱砂。所谓内库朱砂,原是乾隆专为其用印配备的,极为珍稀。这些朱砂后来就被用进了作画的染料。
作者:沈竹士 周渊
编辑:沈竹士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