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云南的54岁尤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十年前被医生告知患有胆结石,但因家庭贫困,一直没接受系统治疗。半年前,当地医院发现他肝内胆管充满结石,左肝已明显萎缩。考虑到病人反复发作疼痛,自身劳动力已严重下降,当地医生建议他去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若不手术,很可能演变成胆管细胞癌。
尤先生迟迟下不了做手术的决心,一方面,家里经济条件窘迫,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疾病心里没底。
幸运的是,尤先生得到了“心·肝宝贝”公益救助计划的资助。9月10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王征主任医师、於雷主治医师,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肝脏团队一起为尤先生进行了手术。
手术费用解决了,手术也十分顺利。
那么,术后如何康复?遇到一些困惑该向谁咨询?其实,尤先生的困惑,是不少术后病人和家属都会面临的问题。
“心·肝宝贝”公益救助计划的参与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长期致力于给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照护,关注院前科普预防、在院治疗过程、出院慢病随访的健康全过程。
为将全生命周期照护管理的中山模式推广至更多地方,作为2019年“心肝宝贝”公益救助活动的内容之一,9月9日上午,“肝病志愿服务和护理工作”论坛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举行。
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俞静娴总护士长、肝肿瘤内科朱英娥护士长、肝肿瘤外科肖文洁病房护士长、党办邹静怀老师开展了《全生命周期的照护》《做好社会资源的链接》《规范化心理疏导模式下的患者健康促进》《肝肿瘤介入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山医院社工和志愿工作》等8个主题的宣讲,向来自云南省卫健委、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各科室部门和昆明市各兄弟医院的代表介绍了中山医院如何推进科普宣教、对病人进行手术前后的心理疏导、在出院后针对各类慢性疾病开展随访的工作经验。
当天下午举行的中山医院护理团队和志愿者“走进肝病病房”的活动经验分享,还让病患、家属及云南省当地医护同仁直观感受到志愿服务和科普宣教的意义。通过三位资深肝移植病友的现身说法,鼓励病友们抛开思想顾虑,积极面对疾病与人生,给病友们带去诸多感触。
同日上午,云南各地的5名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也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导管室里接受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专家团队的公益手术,中山医院心研所周达新主任医师、潘翠珍主任医师、王齐兵主任医师、潘文志副主任医师,以及周俊、朱鸣辉、陆永豪老师等团队成员为顺利实施手术在各方面做了万全准备。
这些孩子同样是“心·肝宝贝”公益救助计划的受益者。
“心·肝宝贝”公益救助计划是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里的“生命之花”项目下的医疗精准扶贫项目。
该项目在复旦大学的指导下,于2017年4月在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实施医疗帮扶项目时设立,旨在为贫困地区的先心病、肝疾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
2019年,“心·肝宝贝”救助计划将更加关注受资助者的全生命周期照护管理,中山医院专家在以精湛的医术救治更多贫困患者的同时,致力于推广中山先进的护理经验和志愿服务模式,使“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播撒到更多地区,让更多患者得到全方位的照护。
就在上月底,在中山医院党委指导下,心研所第二、第三党支部的党员们利用暑假,把“心?肝宝贝”医疗公益项目两年来救助过的小患者接到了中山医院,为他们进行术后医疗随访、科普宣教和康复咨询。
今后,“心·肝宝贝”救助计划将继续秉承积极参与医疗健康扶贫的精神,并计划救助至少30名先心病患者,通过中山医院专家团队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实施部分手术,在手术中带教当地医生,再由当地医生救治这样的方式,让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得到传递和发扬。
作者:钟萱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