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当自己与父母意见相左时,如何委婉的劝说也是一种善良与智慧。”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傅雷小学二年级的李泊廷在中福会少年宫的舞台上,生动讲述着自己对于“孝”的理解,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今天,全市200多名青少年代表共聚中福会少年宫,共同参与“童心话中华——2018上海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
从2018年4月启动至今,活动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通过区级遴选、市级展示评选,最终51个优秀作品脱颖而出。青少年们挥洒灵感、智慧研习、大胆实践、合作创新的优秀作品记录着他们的智慧灵感和匠心传承,更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思想源泉和文化基因。
聚焦传统文化,引领学习热潮
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选题。如何在学习内容选择上更符合青少年的特点,在活动形式上让孩子们所喜爱,怎样唤起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这一些列的问题,困扰着一线教育工作者。此次的“童心话中华”系列活动对此进行了有力的尝试。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根据青少年的知识结构与年龄特点,引导孩子们从所熟悉“历史名人”与更具直观感受的“珍贵文物”入手,连接起青少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学习桥梁,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喜爱、欣赏的历史人物或是珍贵文物,深入了解及研习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如何形成、改变、传习的过程,通过“TED个人演说”“团队创编演绎”两大分享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充分发掘与体会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髓和民族精神内涵。
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研习传统文化,活动依托华师大美术学院专业力量,从不同的角度为青少年量身推荐了研习选题菜单,并向社会进行发布,让孩子们有了更为明确的学习研究方向。
中福会少年宫副主任沈莉说:“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青少年必须学习的内容,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太丰富了,我们要抓住青少年的兴趣点,引导用他们喜爱的表达方式开展学习,关注研习的过程,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心里。”
挥洒智慧灵感,呈现研习成果
青少年们的研习成果丰富而深入,展现了当下青少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认知。
上海福山花园外国语小学刘原源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她的TED演说《皮影有“戏”》为他赢得了一批小粉丝。她告诉记者,之所以对传统文化很“感冒”,源于身边的好榜样——爷爷的言传身教。皮影这一非遗文化的民间艺术特色和它的历史韵味,就在她精彩演绎的一招一式中尽情展现,而其中蕴涵的民间智慧和工匠精神则是刘原源最引以自豪,并在努力传承的动力!
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青少年也与时俱进,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的创编剧《桃花源记》,则是一位同学在美术课上的一次善意举动,播下了文明美德的种子,给予了他们创编的灵感。小伙伴们借着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渔人”的形象,告诉大家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勿忘脚踏实地、乐于助人、诚实守信,这些需要弘扬的美德。
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的创编剧《陈子龙英勇就义》,激励着青少年要“善养吾浩然之气”,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原来,这是同学们在研习乡土文化过程中,根据抗清英雄陈子龙的事迹改编而成的。组织开展活动的李俊杰老师说:“今天,孩子们所呈现的创编剧虽然显得有些稚嫩,但创编、排练的本身就是他们发现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让我们发现了松江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为我们今后工作开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发挥专业引领,丰富学习内容
传统文化的研习离不开专业引领,“童心话中华”系列活动中,活跃着华师大年轻学者们的身影。他们组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智库”,在推出选题菜单的同时,还为孩子们开展有趣丰富的专题讲座。
“魅力智库”成员之一,华师大副教授朱浒认为,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一定要拘泥于课堂,还可以把目光投向于专业的博物馆、权威的纪录片,更可以开展深入地实地探访,拓宽学习途径,让广阔的社会都能成为学习课堂。
此外,“魅力智库”还推出了系列微课,《丝绸之路上驰骋的宝马良驹》《中华龙文化》《理科生墨子》《富春山居图》等这些有趣的话题将通过年轻学者们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的讲述,用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来诠释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带领青少年们一起推开古老而厚重的历史大门,让遥不可及变得近在咫尺。
本次活动在中国福利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福会少年宫、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市红理会、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华师大美术学院联合举办。
作者:张鹏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