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正进入整改攻坚阶段。“攻坚”常常意味着,有很多硬骨头必须要啃。记者在调研培训市场时发现,“重拳整治”过后,部分培训机构报名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稳定上升。深挖其中缘由,这与家长育儿的矛盾心态不无关系。
家长一方面对于培训机构“恨之入骨”,因为机构的存在,增加了孩子的课外负担,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而另一面,家长的育儿焦虑、盲目攀比的心态,以及对所谓名师的盲目追捧却助推了培训的风气,甚至变相催生出“团课”“工作室”等新类型的培训班。
“培训机构就像是慢性毒药,想戒掉,但却很难。”二娃妈妈冰冰的一席话,道出了家长与培训机构之间的微妙关系。
培训机构的价值需要打个问号
教育部《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出台后,预备年级学生家长陈先生感受到了培训机构的一些变化,他告诉记者,个别培训机构将上课时间缩短了半小时,控制在8点30分结束。“但这样一来,老师原本安排的内容就讲不完了,还得家长拿着教材回家给孩子补讲其他习题。那机构培训的价值就要打个问号了。“陈先生说。
根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备案并公布,为此,部分机构还降低了授课的难度。但是,机构却鼓励家长额外购买机构出版的书籍。
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杜女士在采访时告诉记者,课外补习讲究“孩子—机构—家长”三位一体:孩子从机构培训归来,根本无法自己消化学习的内容,只能靠坐在后排的家长学会了、嚼碎了再喂给孩子吃。“现在课时缩短,内容增加,再加上本身就有很多内容没教过,看上去机构规范了,但是家长和孩子的负担一点也没有减少。”
经过整治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含金量正在降低,但补课的需求却仍然存在,家长就会通过其他渠道寻找新的教师和课程资源。“这是因为,大多数家长只有在小学阶段陪读时还能应付。到了初中高中,还能辅导学习的家长越来越少,你见过几个爹妈能随口咆哮而出楞次定律、布尔代数、闭曲面分类?”一位家长在网络上的戏言,道出了报名培训班的理由,听上去既好笑又心酸。
家长的焦虑也助推培训机构变着法子为家长“团课”
“这两天,有家长来咨询,说看到区教育局网站上公示了消息,好几家培训机构又重新开出来了。家长问,是不是针对培训机构的整治结束了,又恢复老样子了。”杨浦区一所初中的老师在接到询问后,立刻登录了教育局网站。如家长所言,首页上就有六七家关于同意设置某某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的批复。“放在信息公开这一栏,说明这些培训机构都是教育部门在经过此前的排摸后,认为符合标准的。”但这位老师也坦言,公示的信息太简单,导致一些家长误解。
在教育主管部门“重拳”之下,部分培训机构报名人数不减反增,这不光是培训机构认准了家长“望子成龙”的教育焦虑心态进行营销的结果。培训机构也找到了曲线增课的方式,通过老生的家长私下“团课”,更有一些民间“工作室”来充当中间人,助长了培训的风气。
记者了解到,为了规避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不少培训机构纷纷开设了团课项目,一些培训机构的老师甚至家长做起了课外培训的“包工头”,一边寻找优质课程和师资,一边主动拉动有培训需求的家长,形成小团体式的补课班。
“团课”现象,普遍存在于家长中间。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团课”的信息大多在“鸡血家长群”里传播,上课老师口碑一般都很不错,还能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定制课程内容,选择上课地点,即便课时费更贵,家长们也愿意埋单。
机构设置“名师陷阱”,真假难辨
家长选择培训班的第一要素,便是优质师资。为此,不少机构设置了看似圆满的“名师班”,但这些名师班往往有名无实。
在徐家汇肇嘉浜路上的某物理培训班备受追捧的一位名师,就号称是机构从知名中学挖来的竞赛队带队老师,但是家长在课间却忍不住吐槽,回家听孩子抱怨,这位名师开课以来只有前三次上课还算认真,一过退款时限,就在课堂上放飞自我,每节课都开启聊天模式。家长说:“虽然对老师不满,但想到毕竟这是名师,上他的课总是有点效果的吧。”
本月初,教育部发布消息称,自4月下旬以来,组织各级教育部门和大中小学开展全面自查,并派出督查组对北京、上海、江苏等地进行抽查。此次督查发现,有些地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散乱,诱使个别公办中小学教师或者是离职的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影响教育声誉和教师队伍形象。
如果真能在培训机构遇到名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对家长来说,也许并不在意投资。但是,曾有统计显示,目前培训机构中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数量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一名培训机构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培训机构宣称的“在职教师”,很多都是在校的学生,他们也刚刚经历过应试考试的洗礼。“他们认为只要把考试的套路教给学生就行了。”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记者 张鹏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