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虹呈再现了哈尼族农民用竹篓保温育苗的场景。图为《盘中餐》内页。
本报讯 (记者陈熙涵) 第五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经两轮遴选于日前揭晓,继在去年的博洛尼亚插画展摘得优秀作品奖后,青年女插画家于虹呈的《盘中餐》 再次获得丰子恺儿童图书奖国际评委的首肯并摘得首奖,这位女插画家也由此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受到圈里圈外的关注。
绘本 《盘中餐》 讲述一粒米的生命之旅。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传统中国农业社会数千年不断的循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根植于多少代中国人文化基因里的诗句,作者于虹呈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云南省元阳梯田为背景,以二十四节气为记录线索,将中国最传统的水稻种植和加工方式等农耕文化通过画面呈现出来,用绘本记录了仁爱、和平、安静、中庸,以及乐天知命、顺应自然等中国农耕文明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遗产。
谈及为孩子们做这么一本绘本的原因,于虹呈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给儿童看的书不能简单粗劣,草草了事,更需要抱有责任心,严谨而不拘谨地创作。正因为孩子是一张白纸,才需要看好的东西。现在绘本市场很热,大家都知道做绘本赚钱,一部分作者的心态产生了变化,开始抱着一种做活儿的心态,不是在做一个作品,只想赶紧做完了拿钱。艺术是很独特的,作品从来都骗不了人,作品从来都最忠实地反映着作者的心境。”
于虹呈出生于1989年。她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时的毕业作品 《梁山伯与祝英台》,从中国皮影戏的人物造型中汲取了灵感和养料,当时即引起过美术界和出版界的关注。但是她选择雪藏自己的作品,并赴英读研,学习插画和版画。一年后,她决定回国,但并没有选择当下十分走红的多媒体设计、VI设计等热门方向,而是通过绘本创作的方式,向中国孩子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瑰丽。为创作 《盘中餐》 一书,于虹呈只身前往乡村蹲点一年多,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潜心搜集创作素材。她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一些曾经的农耕场景 (如水碾房) 已渐渐地消失了;如今劳作在田间地头的,更多是老人,很少见到年轻人的身影。去年,于虹呈用中国传统技法创作完成的 《盘中餐》 一书,为她斩获2016年博洛尼亚插画展优秀作品奖。
于虹呈接连得奖并未改变她沉稳的个性,据她本人透露,她的下一本书,将继续为孩子们画田头乡间那些事。她说,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米饭哪里来的,大米是超市里卖的,那在超市之前呢? 也搞不清楚粳米与籼米的区别。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做这件事,孩子是国家未来前进的潜力和动力。
此外,张宁的 《乌龟一家去看海》、蔡兆伦的 《杯杯英雄》、高佩聪的《等待》 和汤姆牛的 《林桃奶奶的桃子树》 分获第五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佳作奖。这些获奖作品虽风格题材各异,但都表达出了儿童世界的丰富情感世界。无独有偶,《乌龟一家去看海》 也着力探索了传统文化在儿童绘本书制作中的艺术呈现。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两年评选一次,旨在推广优秀的华文原创儿童图画书,及表扬为儿童图画书作出贡献的作者、插画家和出版商,是一个十分有影响的华文儿童图画书奖。该奖项鼓励出版社出版原创儿童图画书,并促进大众对原创儿童图画书创作及其阅读的重视,由致力推广儿童阅读与亲子共读的陈一心家族基金会发起。在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女儿丰一吟女士的支持下,该奖以丰子恺先生之名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