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美丽心灵》的观众,一定对影片中数学家约翰·纳什在没有纸的情况下,在小卖部橱窗上写下博弈论推导公式的一幕记忆尤深,这也为他吸引到了一位漂亮的女孩——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随时随地记录灵感也成为科学家的一个标志。
在今天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桌布”论坛,就把这一“标志”搬到了现场:每个人面前摆放着一支笔,没有纸张,只有一块雪白的桌布,他们被告知有观点直接写在桌布上。
3-4位顶尖科学家、8-10位青年科学家加上从英才计划中挑选出的中学生,组成了极具特色的“老中青混搭”组合,在三个半小时的时间内,他们需要就“中国科学家关心的前沿科学话题”发表看法。在科学研究中,“混搭”会催生出创新,组办方希望用这种方式,让科学家们释放灵感、挥洒激情。
大师一句话,就能打开年轻人的一个“脑洞”
别人都在写字,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马建在靠近自己的桌布上画了一幅画:两架无人机和几朵云。这就是他正在研究的内容,全球气候变暖会对低层云产生什么影响。
气温每上升4摄氏度,人眼所能看到的低层云就会彻底消失,而低层云能反射太阳光,当低层云消失后,全球低温预测会上升12摄氏度。马建想建立一个新的观测系统来观测云的运动,做法很简单,用两架无人机和两个摄像头,就得到了云的三维立体电影。
“你是不是想研究湍流问题?”同组的亚利耶·瓦谢尔发问,他因“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马建有些吃惊,他所画的两架无人机其实想引出的正是湍流话题。马建说,对气候学家来说,云是气候科学的最后一个难点,因为云内部所有细节和运动我们还都一无所知,而云内部运动正是一个湍流问题。
“诺奖得主果然有着最聪明的大脑,我觉得应该学习他们抓问题关键的能力。”马建感叹,或许正是有这种一眼看出关键问题在哪里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在千百条科研道理中找到最容易获得成功的那条。
诺奖得主的点拨也让他有了新的灵感,比如物理学家的最后一个问题是统一场论,那么会不会原子核内部的运动问题,其实也是个湍流问题呢?
区块链真热,四诺奖得主齐齐也被吸引
是什么话题让第二桌的讨论火了起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是区块链。对话形成了一个对角线,一边是诺奖得主巴什·巴里什、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托马斯·萨金特、约瑟夫·泰勒,而与他们激烈讨论的是一名眼生的年轻人,打听之下才知是金丘科技高级副总裁刘明瑞。
“我们一开始是谈人工智能和数据安全,聊着聊着就谈到了区块链。”刘明瑞说。
“区块链中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呢?”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瑟夫·泰勒问,他的研究领域是新型脉冲星。
诺奖大师们认为的区块链瓶颈在速度。刘明瑞却说,从蚂蚁区块链的内测数据看,已经能做到每秒10万笔数据交易,他反而认为发展区块链的难点在跨链,如何把世界上的链链接起来,实现数据、价值、信息的跨链交流,在这点上,上海许多高校正在展开公关想做一些技术上突破。
“哦,原来是这样。” 约瑟夫·泰勒在桌布下写下link(链接)这个关键词。
“那么,区块链技术能用在引力波探测上吗?”因发现了引力波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家得主好奇地问。
刘明瑞回答:“目前区块链技术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更多,但是区块链是数据库的形式,未来是有可能应用在更多方面。”
作者:沈湫莎
摄影:叶辰亮 邢千里 张伊辰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姜澎 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