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写了亨利和他所发动的这场对法战争的两面性,所以《亨利五世》这出戏有的时候会在战时的英国演出,来鼓舞人们的斗志,有时又会被用来反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亨利五世》在伦敦上演,用来提高士气;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劳伦斯·奥利佛爵士主演的《亨利五世》电影在英国上映,用来鼓舞人心。但同样是这出戏,在2003年英国皇家剧院的一次演出中,又被用来影射、讽刺伊拉克战争,亨利在剧中也以一个现代军队将军的面目出现。(演出方供图)
编者按
今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英国最负盛名的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将在本月底访沪,携带最强的阵容,演绎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上、下集)和《亨利五世》。在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中,《亨利五世》有着特别的地位,这出戏以英国和法国在阿金库尔的一场对战为核心,《亨利四世》中浪荡的哈尔王子此时已经成为雄才大略的君主。这部剧作特殊的魅力在于,莎士比亚似乎处处在赞美亨利的功业,但他从一开始就解构了这番功业:亨利只是在教士阶层的煽动下,从父辈那里延续了这场英法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他攻城略地,是为了他个人和英王室夺取法国王位的继承权。莎士比亚写了亨利本人和他所发动的这场战争的两面性,《亨利五世》 也成了一个多义的文本,这出戏在一战、二战中,是鼓舞人心的国民宣传剧,而在和平年代,它又常常被当作反战剧来演绎。
谈瀛洲
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被称作历史剧,但它和多数历史剧一样,并不是历史事件的按顺序罗列。
莎士比亚秉承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戏剧对“集中”的强调,对亨利五世统治时期所发生的国内、国际事件多有取舍,最后以英军与法军在阿金库尔进行的一场大战为核心,按“起因、过程、结果”模式,打造了《亨利五世》这出戏。
说到亨利五世发动对法战争的直接起因,莎士比亚给了我们两个,一个就是英国教士阶层的怂恿。以坎特伯雷大主教为代表的教士阶层,为防剥夺教会土地的议案的再次被提出与通过,主动向亨利五世进献巨款,鼓动他发动对法国的战争,以此来转移英国国内对教会产业的注意。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法国王太子对亨利的侮辱。亨利提出了对法国的一些公国的领土要求,法国王太子则送他一些网球作为答复,意思是以浪荡出名的他还是打打网球算了,就不要去梦想夺取法国的领地了。受此刺激,亨利决意发动对法的战争。
从历史的大背景下来看,亨利五世发动的对法战争实际上是从英王爱德华三世开始的、持续百年之久的英法战争(1337-1453)的一部分。这场百年战争的起因是英王爱德华二世娶了法王菲利普四世之女伊萨贝拉为王后。当时有法律规定法国王位不得由女性王室成员继承,这样伊萨贝拉就不能继承法国王位。当伊萨贝拉的三个兄弟都死去之后,她便主张应由她的儿子英王爱德华三世继承法国王位,法国方面当然拒绝了,最后王位落入了伊萨贝拉的堂侄菲利普六世的手中。因此英王爱德华三世(亨利五世的曾祖父)便率其子“黑王子爱德华”发动对法战争,并曾大胜法军。这场战争从本质上来说是两个王室对法国王位的争夺战,亨利五世只是延续了这场战争。
因此,《亨利五世》一剧虽似处处在赞美亨利战胜法国的伟大功业,但其实莎士比亚一开始就在解构他的这种伟大功业。他点明了教士阶层是出于自私的动机煽动亨利对法作战的,而亨利发动这场战争,则是为他个人和英王室夺取法国王位的继承权。所以,这场战胜的正义性也就大可怀疑了。
被宣传的亨利VS小人物眼中的亨利
在《亨利五世》里,每一幕开始和全剧结束时,都有一位解说者出现。他的作用是说明背景和把有跳跃的情节联系起来,还常常对亨利五世的行动大加赞扬。莎士比亚同时描写了一批小人物,亨利五世的军队中的下层士兵,他们也是亨利五世浪荡子时的伙伴。这批小人物的所作所为常常和解说者与亨利五世本人的长篇大论形成对比。
比如第二幕的开头,在解说者刚说了亨利发出战争号令之后,“现在全英格兰的青年情绪炽烈,把绸缎的服装藏在箱里;现在铸造兵刃的人利市三倍,荣誉之想霸占住每个人的胸怀:现在他们卖掉牧场去买马,脚跟像生翅似的去追随那位基督教国王的典范”,莎士比亚就写了福斯塔夫因被国王抛弃心碎而死,尼姆和皮斯多在为了女人争风吃醋,还有他们去法国也并不是为了荣誉。皮斯多说,“武装弟兄们,我们到法国去;像马蝗一般,我的小伙子们,去吸,去吸,去吸他们的血!”
此戏有时用以鼓舞斗志,有时又会被用来反战
至于“过程”,莎士比亚先写了一场前奏性的战役——哈弗娄围城战。在这场战役里,亨利被描写成一个很好的鼓动家。在哈弗娄城墙被炸药炸开一个缺口时,他做了那段著名的激励士兵冲进缺口的演讲:“再向那缺口冲一次,好朋友们,再冲一次;否则就用我们英国的阵亡士兵去填补那城墙罢! 在和平时期,静默谦恭是最好不过的美德,但是在战争的狂飙吹过我们耳边的时候,就要模仿老虎的行动;绷紧筋肉,鼓起热血,用狰狞的怒容遮掩起善良的本性!”
但是,亨利的豪言壮语,又跟他以前的那几个伙伴尼姆、巴道夫和毕斯托尔的畏懦行为形成对比:他们在城墙的缺口前贪生怕死,不敢前进,直到被上尉弗鲁爱林用剑驱赶了才冲上前去。
巴道夫甚至趁乱偷了教堂里的圣像牌,并因此犯了军纪要被绞死。当亨利得到报告,说一个叫巴道夫的兵士因抢劫教堂要被绞死时,他没有念及旧情提出要赦免这个从前跟他一起和福斯塔夫胡闹的伙伴,甚至没有流露出自己曾经认识他。
这和巴道夫的伙伴皮斯托尔在听说他要被绞死时的表现也形成了对比:皮斯托尔主动去向弗鲁爱林说情,试图营救巴道夫,最终当然是失败了。
这一情节设置当然也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从好的一面来看,是亨利在执行军纪上的铁面无私;从坏的一面来看,它也说明了亨利对故人的无情,就像他对福斯塔夫的无情。
接下来,作为剧本的高潮,莎士比亚在第四幕里写了阿金库尔战役。亨利又在这一幕里给将领们做了一次鼓劲的著名演讲。因为这一仗碰巧是在“克利斯品节”(克利斯品努斯与克利斯品阿努斯是古罗马时代为传播基督教殉教的两兄弟)打的,所以他说,“今天是克利斯品节日:凡是今日不死能够安然生还的人,以后听人说起这个日子就会感觉骄傲,听人提起克利斯品就会兴奋。凡是今天不死能够活到老年的人,每逢这个节日的前夕就会宴请邻人,说‘明天就是克利斯品节日,:然后卷起袖子展露他的疤痕,说‘这些伤是我在克利斯品节日所受的,。”
战斗的结果是英军以少胜多,大获全胜,但是,莎士比亚在这一幕里也写了亨利命令士兵杀死法国战俘的不光彩行为。
正是因为莎士比亚写了亨利和他所发动的这场对法战争的两面性,所以《亨利五世》 这出戏有的时候会在战时的英国演出,来鼓舞人们的斗志,有时又会被用来反战。
比如在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亨利五世》 就曾在伦敦上演,用来提高士气。但同样是这出戏,在2003年英国皇家剧院的一次演出中,又被用来影射、讽刺伊拉克战争,亨利在剧中也以一个现代军队的将军的面目出现。
剧本之外的历史
在第五幕莎士比亚写了“结尾”,也就是亨利五世通过战争得到的一个对他来说比较满意的结果:英、法在特洛华签署条约,亨利得到法国公主凯瑟琳为妻,还有作为陪嫁的领地,并被法王查尔斯六世认可为法国王位的继承人。
这里莎士比亚其实大大简化了亨利五世在法国的战事,因为历史上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之后,还要过5年和经过多次战役,亨利才最终与法王在1420年签署特洛华条约。
解说者最后上场,说了一段简短的结束语,说亨利五世“挥剑征服了世上最美的花园,让他的儿子在那里为君。亨利六世,还在襁褓之中,就继位为英法两国之王;太多的人帮他摄理国政,丧失了法国,使得英国也把血淌”。这段话点出了亨利五世与他发动的对法战争的结局:在特洛华条约签订之后仅两年(1422年),亨利五世就在法国凡塞纳城堡因暴病去世,时年仅35岁。
他的儿子亨利六世即位时1岁不到,政出多门,最终失去了他父亲在法国牺牲了这么多生命才夺得的所有权益。
一出波澜壮阔的“场面剧”
谈瀛洲
跟《亨利四世》第一部相比,《亨利五世》没有福斯塔夫、霍茨波那样机智有趣、个性突出的人物,即便是亨利,也失去了 《亨利四世》 中的哈尔王子所有的那种活泼开朗。
亨利虽然身居高位,可还是一个人,只是国王的位置使他对不能把自己的人性随意表露这一点,有所自省:“他发现情形可怕的时候,他的恐惧是和我们一般无二;不过,平心而论,任何人都不该使得他露出恐惧的样子,怕的是他一表示恐惧,全军都要为之沮丧。”他认识到,在面对疾病、生死的时候,自己和普通人并无二致:“你以为阿谀的尊称可以使你的发烧消退么?”但是这样的自省的时刻很少,在深度上也远不及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善于用语言来赋予人物个性与特色。比如他让上尉弗鲁爱林好谈古代兵法,并且说话啰嗦,喜用一连串的同义词、近义词:“亚历山大,——上帝晓得,你也晓得,——在他激怒中,在他狂怒中,在他盛怒中,在他愤怒中,在他抑郁中,在他恼恨中,在他愤慨中,还有一点点醺醉中,的的确确,在酒气和怒火支配之下,你要注意,杀死了他的最好的朋友。”
凯瑟琳公主要嫁到英国,莎士比亚就给她设计了一个学习英语的场面,还不忘记塞进去两个粗鲁的笑话。
在亨利追求凯瑟琳的一场,莎士比亚让他们分别一会儿用英语,一会儿用法语,一会儿英语、法语混用,完全靠语言制造了这一场的喜剧性。
本来在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的剧场还没有布景,但舞台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逼真的布景成为可能。在1839年的一次 《亨利五世》 的演出里,就在舞台上运用了活动画面,来展示英国舰队横渡英吉利海峡,以及在阿金库尔英、法两军对阵的情况。
尽管在由 《理查二世》、《亨利四世》 第一部、第二部和 《亨利五世》这几出戏组成的四部曲中,《亨利五世》 在人物上是相对最弱的一出戏,但因为它里面出现的国王、公主、将军等为数众多的显贵人物,还有攻城与两军对战等壮阔的战争场面,从18世纪末开始,它作为一出“场面剧”,也就是靠显示华丽、宏大的场面来取悦观众的戏,越来越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