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日全国确诊人数如意料中增加,向一线医护人员致敬。防控疫情,一分措施,九分落实,入网入格入家庭,人人尽责,坚守到底。前两天,我们认识了中西交通史专家、敦煌学权威向达先生,他在欧洲抄写敦煌残卷,回国匹马孤征大漠考察,竭力保护敦煌文化,其逆境中的学术胆略和坚守值得我们学习。今天跟随现代诗人冯至,一起感受他执教的西南联大课堂。
文汇讲堂从1月23日起连续推出“西南联大教授陪你过庚子鼠年”系列,分享沈从文、陈寅恪、冯至、潘光旦、冯友兰等西南联大教授为学与为人的故事,感受他们鲜为人知的平凡面与精神风骨,品尝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新春。本栏目音频由文汇讲堂朗诵班学员演绎,每期由一位高校关联领域学者撰写“我心目中这位教授”,并推荐1-2本关联书籍。
1、生活最苦却最怀念,冯至为何有如此深的昆明情结?
2、何机缘让冯至到西南联大执教并开设出德国文学系列等专题课程?
3、冯至如何讲《歌德》以致能吸引众多联大学子和教授慕名旁听?
【倪伟教授点评】
“沉思”的抒情:新诗史上无可替代者
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但他的抒情路线有点特别,不是那种热烈奔放的直抒胸臆,而是有着一种“沉思”的调子。早年的叙事诗,如《蚕马》《吹箫人的故事》,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却有德国谣曲的风味,幽婉而柔美。留学德国期间,冯至又深受歌德和里尔克的影响,归国后的创作大体秉承里尔克式的抒情方式,强调诗歌的抒情需要的是经验,这种经验来自于对宇宙万物隐秘灵魂的观看、聆听和体味。《十四行集》就是这种抒情路线的结晶。其中的诗无论是咏物还是咏人,都基于他对战时生活的观察、体认和深思,平淡而深秀,富有哲理的意味。《十四行集》奠定了冯至在中国新诗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冯至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他在西南联大开设的德国文学和思想课程吸引了很多学生,连号称“怪杰”的联大哲学系教授沈有鼎也来捧场,这位仁兄不仅喜欢旁听课程,而且还常常会当堂发难,指斥别人讲错了。一般人眼见下面坐着这么一号人物,恐怕难免会有芒刺在背之感吧,但冯至却能hold得住,沉稳而安详,这当然是因为他学养深厚,而且自己本是谦谦儒雅君子,故能服众。
——倪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朗诵原文选自刘宜庆著作《先生之风——西南联大群英谱》,辽宁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此篇原标题为《冯至的昆明情结》,诵读已获作者和辽宁人民出版社授权。)
【推荐书籍】
冯姚平编《冯至与他的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朗诵者】
苏莉莉(左),文汇讲堂朗诵培训班学员,医院护士;张迪(右),文汇讲堂朗诵培训班学员,自贸区汽车私企业主。片头配音:邵大卫、王晶等
相关链接:
沈从文升教授:为啥钱钟书影射、吴宓力挺|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1
啥?沈从文自己用毛笔抄好讲义发给学生|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2
陈寅恪上课,一半学生是朱自清冯友兰等名教授|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3
9至23点的幸福,向达和北大师生昆明山顶读善本|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4
两入敦煌反对张大千破坏,向达推动艺研院成立|西南联大教授陪我过年5
栏目策划:李念
音频:王新竹
制图、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