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科学会堂位于上海科创CBD入口处,北望“张江药谷”,西近张江人工智能岛,东、南比邻在建中以张江“科学之门”为代表的城市副中心建筑群。未来,张江科学会堂将见证更多科创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全球产业竞技场。 本报记者 袁婧摄
开栏的话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握好、理解好其间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感悟真理力量、实践力量,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由此才能增强历史自信、历史主动,应对新征程上一切风险挑战考验,从而也才能做到“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海,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发展寄予厚望,亲自交办重大任务、赋予重大使命,为人民城市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
本报即日起开设“领航中国”专栏,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生动剖面,来反映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的上海,如何将总书记殷殷嘱托化为创造性的实践,更好地彰显思想伟力,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人民城市中百姓身边的一个个鲜活故事,来反映一群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可爱的人,如何葆有一股子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劲头,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攻坚克难,在改革发展的一线比学赶超,推动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丰实。
也以此鼓舞和激励所有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刚刚闭幕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张江城市副中心首个建成启用的地标建筑——张江科学会堂,圆满完成了张江科学城科创交流活动“主场”首秀。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会期3天,记者在会场大厅无数次见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张张来自元宇宙初创企业的年轻脸庞,不停地向前来参会的人们展示最前沿的人工智能(AI)应用场景,话语中更是透出满满的自信:“我们的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全球领先位置。”
2018年11月,在距离这个全新“主场”不到5公里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张江的科技工作者,语重心长地嘱托:“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
2020年11月,总书记亲自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谆谆寄语浦东:“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
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关切,在上海落地扎根,在张江拔节生长。
可以预见,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为起点,张江科学会堂作为“主场”将在未来见证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代表上海、代表中国走向全球最前沿的产业竞技场。
策源
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张江科学会堂集中呈现了8个元宇宙应用场景,影眸科技的“超写实数字人”一登场就立刻引来无数关注。这个数字人真实到脸上的每块肌肉、每条褶皱、每个毛孔都能实现复刻。
影眸科技在张江“潜水”已有6年时间,只为专心研发“数字人”技术。“我们握有自主研发的穹顶光场扫描系统,能够以亚微米级精度扫描人脸的面部细节,全流程自动化输出高精度的数字人脸模型。”影眸科技创始人吴迪告诉记者,这一核心技术孵化于上海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张江完成了“从0到1”的关键跨越。
在上海,一批元宇宙产业先行者早就把张江科学城视为最佳试验地。而放眼更多前沿技术领域,“从0到1”原始创新持续增加的背后,体现的正是张江的创新策源力。
截至目前,张江科学城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2个,已初步形成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将成为光子领域国际科研的关键链接枢纽。
除了大科学设施,张江科学城还同步集聚了各类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近500家。近年来,李政道研究所、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张江科学园、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等一批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机构,以及上海科技大学等研究型大学相继在此驻扎。
这些都是上海提升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5年,上海的目标是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
生态
在张江生物医药产业扎根近20年,华领医药创始人陈力这次又登上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演讲台,在张江科学会堂分享“AI+制药”新兴交叉领域的最新实践成果:“我们正在积极尝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人群筛选,从而提高临床试验的效率。”
2011年,陈力选择在张江创业,如今进入上市最后冲刺期的创新药——多扎格列艾汀经历了“十年磨一剑”的研发历程,有望在今年实现“全球首创、中国首发”。陈力表示:“过去,我们总说一辈子做成一个新药,是许多新药研发者一生的荣耀。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很可能会打破原有的格局,大大缩短新药研发的周期。”
踢好“临门一脚”,上海肩头的担子一头挑着“科技”,一头挑着“创新”。如今,张江不仅集聚着一批大科学设施、科学平台和一流创新型院所,而且还有最前沿的创新能力、集聚的创新产业、活跃的创新人才、优越的创新生态以及丰硕的创新成果。
在陈力看来,上海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在生物医药领域,从引入跨国药企研发中心,到研发外包企业和国家级新药研发创新平台公司的落户,再到一大批中小型创业企业的全面开花——张江的生态圈可以为创新提供空气、水和土壤,也让更多创新技术在此融合共生、厚积薄发。
以创新为不竭动力,贯通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发展链路,让张江充分展现出发展韧性。聚焦三大先导产业,这里已经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齐全的区域,共集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约500家,全球芯片设计十强企业中的7家在张江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张江集聚了150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主体,超过7万名生物医药从业人员,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集中、创新实力强劲、新药创制成果突出的全球创新引领高地,累计获批14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占全国约11%;累计获批16项细胞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占全国约30%。
奔涌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张江科学会堂迎来一批又一批重点项目:奥朋医疗、一造科技等机器人项目落地张江机器人谷,打造全新的产业格局;斑马智能行车路协同项目、数字文娱元宇宙园区等20多个人工智能重点项目落地在浦东,计划总投资额超50亿元,填补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透过张江科学会堂这扇窗口观察整个上海,科技创新俨然成为构建未来经济新增长极的强大引擎。
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下,上海去年产业经济领域全力稳增长、强动能、促发展,有力支撑和拉动了经济大盘。尤其是备受关注的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的总规模全面跨越万亿元门槛,同比增幅超过18%,总量达到1.2万亿元。
在新动能整体发力的同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频频取得重要突破,涌现出一批首发、首创成果,包括新增获批8个一类创新药,占全国的1/5;世界首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投运;国内首个数据交易所揭牌等。
今年,上海继续聚力三大先导产业,全力抓好三大“上海方案”,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同时,瞄准新赛道、新终端,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的韧性和动能。眼下,推动元宇宙、绿色低碳、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3个行动方案已经出台,到2025年三条“新赛道”产业总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涌现出一批“杀手级”应用和爆款产品,使“新赛道”能引领未来方向。
华领医药在张江设立的全球管理总部和研发中心,距离张江科学会堂仅有一街之隔。陈力站在公司8楼的办公室向外望去,就能看到热火朝天建设中的张江城市副中心。未来的张江“科学之门”建成之后将成为上海最高的双子塔,吸纳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纷至沓来,融汇成上海创新浪潮奔涌的内生动力。
作者:唐玮婕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