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五年来,上海密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两张网,率先推动城市治理模式、治理体系的颠覆性变革,充分发挥改革聚力、科技支撑、数据赋能的优势,对海量城市要素进行数字化分析,对城市复杂巨系统作智慧、动态、精细的调控,为千万市民和百万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服务体验。
▲上海市“一网统管”市域物联网运营中心向市城运中心实时传送整个城市的运行数据和生命体征,更好地支撑“一网统管”,进一步赋能精细化治理。
▲浦东新区市民中心的综合业务窗口“一网通办”给市民带来便利。
自2018年“两张网”启动试点建设以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从无到有,并迅速渗透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城市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
▲市民在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通过“一网通办”办理各项事宜,省时便捷。
▲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的“一网通办”超级自助终端机为市民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
“一网通办” 聚焦政务服务,累计实名注册个人用户达6700万以上,企业用户超过267万,“随申办”月活跃用户的峰值曾触及1891万人,成为上海政府服务市民企业的“第一门户”。在服务能力方面,目前,“一网通办”已上线全程网办事项超3000项,累计办件量达2.26亿件,较2018年增长了26倍之多。
▲在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市民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一窗通”网上提交资料,办理注册事宜。
“一网统管”侧重管理,依托分布在全市的上亿个智能物联终端,“一网统管”每天汇聚、共享、交换超过10亿条数据,让超大城市巨系统变得“透明可控”。目前,整个体系已支撑全市超过70个部门/单位、200多个系统、1200多个应用。
▲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全面建成“统一受理、整体服务”的企业办事“一张网”。
随着越来越多数据、事项、应用登录到“两张网”,政务服务和城市治理的模式正从过去以传统手段、特别是“人海战术”为主,向着数据赋能、协同治理蝶变。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全市首创“证码合一”办事全流程改造场景,一网通办综合终端能办理多种业务,持续改善居民办事体验。
“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以回应群众需求、解决百姓“急难愁盼”为目标,推动政府部门“刀刃向内”开展自我变革,更好塑造提升城市软实力。
▲在杨浦区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区,市民借助“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平台办理相关事务,高科技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办事。
“一网通办”改革四年来,持续将压力传递到业务部门,通过预设大幅简化优化办事流程和时间目标的方式,倒逼办事链条上下游的部门,普遍开展审批手续精简工作,将制度性交易成本一点点降下来。
▲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对外服务区域实现“五站合一”,启用全市首个“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
同样,“一网统管”目标也是全市相关政府部门开展跨界协同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不仅能及时发现需处置的问题,还以数据共享突破部门壁垒,形成“整体政府”的处置合力,让全市的治理资源释放出更大效用。
▲“浦东城市大脑智慧创城指挥系统”大厅。
▲“浦东城市大脑智慧创城指挥系统”后台及时更新的巡查点位卫生问题处理后的图像信息。
▲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大数据中心稳步运转中。
▲闵行区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一网通办”服务大厅为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提供便捷服务。
▲浦东国际人才港通过“一网通办”,极大方便在沪工作海外人才。
▲虹桥公共事务中心为方便企业设立“一窗通“服务专柜。
▲静安区税务局通过“一网通办”加快审批环节,新办企业涉税事项当天办结,切实方便市民。
▲杨浦区推出“政银通”服务,企业通过设在银行的服务点,也可以办理企业开业登记、企业年报公示、合规证明开具等市场监管服务,不需要再前往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缩短了办事路程和等候。
▲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城运中心依托智能算法创新社区治理方法。
▲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网格深耕计划让居民区各类党组织在各自的网格内承担起引领、组织、协调、突破的多种角色,社会治理下沉到社区的各个角落。
▲闵行区吴介巷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将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相互融合,提供多项业务的咨询与办理服务,构建农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编辑:王柏玲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