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高校老师,“成长”是丁烨观察外界的重要视角,也是她在这次疫情中最突出的思考和感受。她和很多同行一起,思索并实践着如何帮助学生们在疫情中更好地成长;而她自己,也因为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与身边的事情而受到触动。
口述者:丁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档案馆副馆长、校博物馆筹建负责人)
采访记者:邵岭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然而当我回顾这一次的战疫经历,发现首先受到教育的是我自己。
很久以来,我习惯了商品房里独门独户,独来独往,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并且认为互不打扰是一种必要的礼貌,直到这次疫情发生。
我妈妈前两年被诊断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因为她希望仍然维持独居的状态,我们就给她请了一位钟点工阿姨,每天送饭之余,陪她聊会儿天。但是封控之后阿姨没有办法上门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一度折磨得我快要精神崩溃。后来是我妈妈隔壁的一位邻居姐姐跟我说,她来负责我妈妈每天的饮食,每天一日三餐都由她搭配并且做好送到我妈妈那里。今天早上,也是这位邻居姐姐跟我说我妈妈心脏不舒服,我们赶紧想办法网购了保心丸快递给她,她拿到以后第一时间就给我妈妈服用了。
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加上疫情期间看到了很多邻里互助的故事,包括我自己生活的小区,封控之后有不少人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为邻居们提供各种服务,这些都提醒着我,记忆中儿时石库门里的那种邻里温情、人间烟火,今天仍然是生活幸福的重要源泉。
▲网友Fayeeee之前在小红书上接连晒出邻居奶奶和阿姨在疫情期间给她的暖心投喂
回到我的本职工作。疫情期间,除了正常的在线教学之外,我的很多同行们都在思考,如何帮助我们的学生在疫情中更好地成长,就像《文汇报》曾经刊发的童世骏老师的那篇口述实录里所说,收获对世界和人生在其他时候得不到的观察与感悟。那我也不例外。虽然线下的接触停止了,但我和学生们的交流仍然在线上不间断地进行着。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们对于生活不易这件事缺少体会是真的,但他们阳光开朗也是真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学校封楼之后,一日三餐都是驻守在学校的老师们一层一层楼一盒一盒饭去送到每间宿舍的,但可能口味上没有办法满足所有学生。我给我的几个研究生开了个线上座谈会谈这个事情。结果有一个女孩子让我很感动:她自己去做了校内的志愿者,亲身经历了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准点吃上每一顿饭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发自内心地感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感动之外,我觉得这件事情挺值得思考的。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但是怎么脚踏实地?怎么尊重别人的脚踏实地?在今后的教育中,如何设计一些更加务实的板块?
我的另一块思考和实践,跟我的专业有关,就是大学里的美育。我们有一个文博艺术进校园的项目,疫情期间也没有中断。初衷是丰富学生们在疫情期间的课余生活,我和同事们每周组织一场线上直播讲座,每场一小时左右,比如4月11号的那一场,主题是《何以博物馆》,嘉宾是非常有名的博物馆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宋向光。
后来我们发现,跟疫情前的比起来,疫情发生之后的几场讲座点击量上升得很明显。其中的原因,客观上当然是因为学生封控在校内,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抱着手机或者电脑,在线时长明显增加,但主观上的需求同样不可忽视。
19世纪的英国诗人马修·阿诺德曾经说过,艺术是一种途径,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焦虑。这个观点如今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不确定性太多,真真假假的消息太多,紧张和焦虑成为一种普遍的情绪,这个时候,听一场艺术的线上直播课就如同接受了一次心灵的spa,不是说所有烦恼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但至少在这一节课的时间里,心灵得到了抚慰,精神得到了放飞。这就是艺术的疗愈功能。
▲丰子恺作品《种瓜得瓜》
但艺术能够帮助人的不止是疗愈。它培养我们的同理心,提升我们的共鸣度,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特别是理解那些跟我们不同的人。
意大利作家弗朗切斯卡·梅朗德里前年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一起登上抗疫大船,对不同人而言,意味是不同的,因为相同性并不存在,而且从来也没有存在过。”这次疫情发展到现在,我对这句话感受尤其深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疫情中不同人因为不同经历而产生的不同感受,这是高校教育很重要的一块,我觉得艺术是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当然,不是说今天听了一堂讲座,立刻同理心就有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他们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那我觉得就特别好,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口述:丁烨
采访:邵岭
编辑:徐璐明
头图制作:沐多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