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日),网上一个短视频引发了大家关注:一个不会扫场所码的老人,在公交车上彷徨无助;2分钟多钟时间后,无法操作成功的老人,无奈下车,留下一句:不耽误大家了!
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老人坐公交车如何不被“卡”,又能否更便利?记者下午现场走访了部分公交站点,采访了很多等候坐公交的老人们,看看他们如何乘坐公交车,有何好建议。
老人会扫场所码乘车,但还是希望尽量简单点
今天下午,一辆91路公交车缓缓停靠在七宝站,72岁的胡奶奶和老伴分别提着一个袋子和一个小推车下了车,确认了一下他们要换乘的748路公交车也在这里停靠后,便安心坐下候车。
这是老两口近期第一次跨区“出远门”,因为疫情期间,他们喜获一个小孙女,今天要从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去往位于松江区涞亭南路的儿子家探望,小推车里放着水果和早上刚烧好的红烧大排。
“现在坐公交车步骤很多,要扫场所码,要刷卡付钱”,胡奶奶觉得麻烦了一些,但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她从居委会干部那里学会了两种扫码方式,打开微信“扫一扫”或微信“服务”中的“防疫健康码”。
交谈间,748路公交车到站了,胡奶奶一只手拎着袋子,另一只手在裤兜里翻找手机。解锁、打开微信、扫码……给司机看过场所码后,她又找出公交卡刷卡付钱,成功登车,随后司机才起步发车。
“我在手机里提前准备好健康码,这样上车扫码时,心里就不那么紧张了。”今天下午,在徐汇区宛平南路斜土路公交车站,年逾七旬的陆阿姨从随身包里缓缓地掏出手机,点亮屏幕后,显示出绿色的健康码。虽说已提前作好准备,但陆阿姨坦言,使用智能手机“亮码扫码”对老年人而言,还是不太友好,“我们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手脚又慢,有时上车时突然打不开手机,后面又有人催,急得心脏都有点难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老人已经会使用手机扫码乘车,因为家中小辈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倾向于教会他们使用手机扫码。对于上车可能遇到的麻烦,希望司机和乘客可以多一些耐心,提醒一下如何扫码,或者直接帮一帮。
身份证配合“离线码”也可以坐车
事实上,为方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上海有关部门推出纸质离线“随申码”(简称离线码),相当于把手机里的健康码变成纸上的健康码,并配合身份证使用。
今天下午,在大木桥路斜土路车站,不时有公交车进出站。“我们用不来手机怎么办,就拿这张纸给他看!”68岁的张老伯给记者亮出他的离线码。他说,这是去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好的。他的子女不在身边,也不能一直依赖子女。这两天看病一直需要坐公交车,这帮了他很大忙。
市交通委表示,考虑到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无法通过扫“场所码”进行健康核验的情况,目前提供了纸质离线“随申码”加身份证的方案,用于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出行健康核验凭证和场所登记。
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在行政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和部分银行的自助终端机申领离线“随申码”(有效期为180天),同时,离线“随申码”可以由亲属代领,使用时,必须和本人身份证一起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在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可以凭借纸质离线随申码就直接进入。持有“离线码”,仍需要由保安、工作人员用“随申办”中的“扫一扫”功能扫码核验健康状况,并手工登记人员信息,方可通行。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知晓“离线码”,或者即使知道了也不知该如何申请,所以在现场使用“离线码”乘车的老人并不多。此外,记者从部分街道获悉,目前申请“离线码”的人数比较多。
公交行业从业人员也有话说
在采访中,不少公交行业从业人员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按照要求,6月1日起,乘坐本市地面公交等交通工具,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正常、随申码为绿码;同时应主动扫描场所码。
“碰到视频里的老人上车,如果不扫场所码,我们也很为难。万一出事了,我担不起这个责任。”一些公交车司机明确告诉记者。还有司机明确表示,即便是老人能提供离线码,自己其实也没有时间查验,“我们要开车,怎么可能用手机去查验离线码的真实性呢?所以希望政策执行起来能有更多操作性。”
一位姓周的公交车司机告诉记者,今天自己在起点站碰到一位中年人带着自己父母坐车。两位老人符合乘车要求,然而儿子却因为一早做的核酸报告迟迟没有出来,不符合要求。“那你说这个时候我应不应该让他们上车呢?”在采访中,也有一些公交车司机表示,会选择变通的方式来减少和乘客的冲突。
针对一些现场可能遇到的问题,以久事公交为例,组织党员干部、青年骨干前往机场火车站码头线路终点站、公交枢纽、中途站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查验有效核酸证明和随申码,引导乘客提前扫描“场所码”登记。不过相比于公交车线路和车站数量,这些志愿者覆盖的范围和数量毕竟有限。从长远来看,还需要制定更合理的措施。
记者手记
公共场合智能手机应用率大幅提升,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在迈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当下,尤显得任务艰巨,老人出行的这条便利的底线,更需要各方一起来兜住。
以今天热议的视频为例,从公交车司机角度来看,严格执行防疫规定,但这个时候,边上的乘客、候车的路人能不能都主动跨前一步,帮助老人扫描“场所码”呢?
又如,经过前段时间的封控,社区在做好各项防控举措的同时,社区干部及社区志愿者们对社区内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的情况已非常熟悉,可以结合疫情防控掌握的社区大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譬如,主动跨前一步,帮助老人提前申请、打印好离线码,甚至可以将离线码送上门;或者主动在社区里、家门口教会老人掌握简单的操作和使用步骤。
更重要的,政策制定时,能否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群的习惯,细小方面想得再周全些,操作也更便于执行。
总之,老人日常出行、生活的种种不被“卡”不被“为难”,才是老有所依的本意。
老年人绝不是“耽误大家”的那一个。这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都主动向前迈一步,不断提供更多更周全更贴心的适老化服务,老年人才会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张晓鸣 王宛艺 周辰
编辑:陆益峰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