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路东头、太平湖畔,红旗再次招展。中共一大纪念馆昨天(1日)启动复工,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现场,馆方已在醒目位置布设了“场馆码”及“数字哨兵”,共有10个场馆码和14台“数字哨兵”,并全面做好消杀工作,为6月中下旬的开馆作好准备。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介绍,大家是以“跑步姿态”回到工作岗位。宣教部自临时闭馆日起就启动了“面壁”计划,提升业务技能:讲解员精读书目、撰写读书笔记,修炼内功,昨日在展厅进行实训。讲解员郭艺凡一上班就“扎”进“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对着展品练习解说,“收获很大,有了阅读的积淀,面对现场观众提及的历史细节,也能更从容、详尽地进行补充介绍。”
闭馆期间的努力也有收获。当天,中共一大纪念馆“儿童节礼物”——创意童书预告发布。该项目于去年12月底正式开展,疫情期间仍未暂停设计创作,在内容上参考了专业资料,查阅了200张珍贵历史照片,项目组团队形成了22400字的内容概念稿,并多番打磨、修改、审定。采用3D折纸艺术和虚拟现实(VR)动画结合的形式,将传统的革命教育与现代化技术融合。
薛峰介绍,中共一大纪念馆的红色资源已突破物理界限。譬如:依托数字赋能云端“看展”;走进校园,打造与众不同的思政课。特别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当下,“希望通过创新产品的‘上新’,帮助我们更鲜活、生动地讲述建党故事”。
尽管中共一大纪念馆目前还未对外开放,但不断有游人驻足、拍照,汲取前行力量。
“许久不来了,想念得很!”兴业路上,57岁的施敏请记者为她与身后的中共一大会址合影。她说,“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每个特殊时刻都值得纪念”。她是这里的“老土地”,生于斯、长于斯,从未离开过。所以,小区能够自由出入的第一天,她迫不及待地过来看看,还要把照片发给老邻居们看,“大家还念叨等再过一阵开馆了,要结伴来”。
邱海艳也举着手机,牵着5岁的女儿,在兴业路上“打卡”。她说,等到展馆开放了,她要带着孩子进去观展。
“今天已经有很多观众在这儿合影留念了,我们做好一切准备,等到开馆那一天,热忱欢迎每一位到来的观众。”薛峰说。
作者:王宛艺
图片:袁婧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