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区两级机关党员干部闻令而动,驰援抗疫一线,展现了特殊时期的特殊责任和特殊担当。图为来自市委组织部的党员志愿者下沉社区,协助做好核酸检测工作。
26日起,上海开始对重点区域开展核酸筛查、非重点区域开展抗原检测。针对一些区工作人员紧张等情况,市、区两级机关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他们或驰援重点区域,协助居委会干部、医护人员落实筛查任务,或在社区一线帮忙做好发放试剂、解释安抚等涉及抗原检测的志愿服务。
通过党建引领、层层发动,上海已储备了来自市级机关、驻沪央企、市属企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2349名“下沉力量”,已根据基层需求向黄浦、长宁、杨浦等区调配了超500人;同时引导20万余名在职党员主动亮身份、就地参与社区防疫志愿工作。各区也纷纷抽调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近8.3万人下沉基层一线,展现了特殊时期的特殊责任和特殊担当。
核酸检测现场语音转文字,听障人士“秒懂”政策
在部机关“连轴转”值守8天后,市委组织部的9名党员干部来不及休整,于昨天一早又紧急驰援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耀江花园社区,协助做好亮码登记、宣传引导、排摸人员情况等工作,确保核酸筛查检测有条不紊。
“我的任务主要是跑楼、守楼和喊楼。”服务驰骋大楼的党员干部于东伟说,此次筛查实行“一户一管”,耗费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更需要做好居民的引导、排队等工作。
驰骋大楼现有住户208户,老龄化程度较高,且近地铁,大楼内还有许多租客,人员情况较复杂。如何保证“不漏一人”,让筛查工作有序、高效,这9名党员志愿者与居委会干部仔细谋划,初步形成了跑楼、守楼和喊楼的“三步工作法”。
所谓“跑楼”,就是不仅要逐门逐户通知到每一位居民,还按照楼层从高到低的顺序,安排居民以户为单位下楼做检测;“守楼”,就是居民下楼后,要做好每户居民的验码、扫码等工作;“喊楼”,则是在做完检测后,还要逐门逐户确认,确保每个人都完成检测。
“有一位居民排队时显得很焦虑,原来是位听障人士。”于东伟谈起昨天的遭遇,“可我也不会手语,怎么办?”
于东伟灵机一动,借用手机打字来沟通。听障人士在手机上打出一行字:“做完核酸能出去吗?”
于东伟接过手机,用语音转成文字回复:“要等到核酸检测结果出来,现在还不能出去。”
“理解!”就这样,这位听障人士安了心,有序排队做好检测。
“我都测了4次核酸了,为什么还要再测?”现场,一位老伯对着党员志愿者骆轶抱怨。骆轶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昨天他和局里其他10名党员志愿者一起下沉一线,与基层干部并肩作战。
“这是为了从严从紧、从细从实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早日让大家生活恢复常态。”骆轶这样解释。作为一名60后,他拥有多年基层工作经历,擅长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筛查工作十分顺利,即便有少数居民有些情绪,但通过解读最新政策,也都能积极配合。”
抗原检测现场4000多人小区3小时完成全部检测
昨天开展的非重点区域抗原检测,无论对市民群众,还是对基层一线、党员志愿者,这都是头一回。
“前一晚接到任务后,我立即在小区群里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很快就有50多人报名。”浦东海关驻金桥办事处党员郝鹏燕这样说。自小区封控管理以来,她“就地转岗”成为洋泾街道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
“关键要让居民了解如何做抗原自测。”郝鹏燕说,“志愿者团队中,有人制作了图解说明、视频等材料,第一时间分发小区各个群,让大家掌握正确自测方法。”
小区有30多个门栋、1500多户、4000余居民。下午3点开始,志愿者们和居委会干部两人一组,一人分发试剂,一人负责登记,很快就把试剂分发完毕。
“9号楼202室有两位老人不会自测。”一位志愿者在群里“求救”。很快,居民区书记就派志愿者上门帮他们做好自测。
至下午6点,3小时内,小区完成全部检测。
同样奋战在抗原检测一线的,还有来自团市委的党员志愿者王前。王前居住的杨浦区大桥街道某小区,老龄化超过50%。
“我以前在团区委基层工作部工作过,对基层事务比较熟悉。”对于如何帮助老人自测,王前和居民区书记商量了几套方法。比如,通过教会家中年轻人,来帮助老人检测;如果只有老人,实在学不会的,则上门帮忙完成。
“实际做下来比较顺畅。”昨晚7点15分,王前做完全部检测后感叹,“大家十分配合检测工作,也希望能尽快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作者:陆益峰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