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润泽 “进阶”高品质生活
“传统真美,上海真牛!”“啥时能跟小姐姐们学传统乐器?”“这不是种草,这是种下了一片草原!”
6月5日,“五五购物节·品质生活直播周”的最后一天,是二十四节气的“芒种”。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旗下的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与小红书合作直播,并在B站发布最新视频,将网红曲目和乐团原创嫁接成一版全新《芒种》。望着直播间和弹幕上飞过的条条评论,民乐一厂电商运营部经理乔杨柳笑了:“观众在欣赏传统文化之美时,也在默默‘种草’。”
这场前所未有的联动新媒体平台接力直播的“品质生活盛宴”,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旅局、上海市商务委联合主办,累计直播上万场,重点活动338场,估测带动线上线下消费交易额达50亿元。
上海消费市场聚合审美涵养,品质生活内涵凸显文化诉求。品质生活直播周不仅撬动了市民游客的购物热情,促进市场回暖,更凝聚了上海这座城市“进阶”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强大动力和信心。
激发消费的热情,激发奋斗的信念,激发创新的渴望——这是品质生活直播周的奥义。
融合直播:市民与“大神”,距离仅一部手机
民族乐器单价高,受众小,又不是消耗品,参与“直播带货”,乔杨柳犹豫过。
民乐一厂在天猫上开了“敦煌乐器旗舰店”,客户一直稳定。去年他们就试过网络直播,但“要请十几个人的专业团队,成本太高,一年就做两次,刚培养起的粉丝就淡忘了”。
技术的突破和新平台崛起,让乔杨柳和许多人一样改变了想法。“一部手机就能直播,形式和玩法很多样!”馨忆乐团改编电影主题曲,乐手们身着睡衣上阵,“画风”搞笑水准却专业,一上线就收获22万点击。
“上海有很多新媒体的公司,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此次品质生活直播周能把B站、小红书、拼多多、美团、饿了么等这么多知名APP集合起来,尚属首创。”上海市委宣传部发改办主任刘海英介绍,活动公布后,不断有新媒体平台和企业要求加入。“‘品质生活’以文化为基础,突破行业限制,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推荐上海的美好生活。”
“不同领域的企业、主播和专家,通过直播把我们的兴趣无限外延。”正在学习烹饪的市民彭扬看了直播周期间一场“葱油拌面”直播,领略到做好这道小吃的诀窍:“因为直播,我跟大神之间只隔着一部手机!”市民姚琪关注的是建投书局“画船听雨眠:古诗词里的江南生活”直播,“就是在听《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方笑一教授的讲座!”
“直播是什么?”在直播行业工作3年的吴杨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在他看来,直播是新兴的大众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整合多种内容产品,由此带来商机。
不少参与直播周的企业和文化机构也深感这一新兴产业链的无穷活力。海上文创此次“直播天天购”首日推出了一款售价1.5万元的纪念币套装,首次在直播领域试水高单价纪念币。网红主播花样吆喝,这一套装当场售罄。据透露,这背后是海上文创与专业网红经济公司的深度合作。
直播产业链在上海发展绝非偶然。“小红书是生长在上海的互联网企业,这次活动我们要大力参与。”小红书合伙人、党支部书记曾秀莲说,在文化、生活消费领域,上海有很好的资源。“我们根据大数据选取最有上海气质的独占性消费场景,也向大家安利不为人知的好去处,一起带动物质精神类消费。”
种草经济:引一泓清泉,浇灌一片草原
5月31日,上海双立人亨克斯有限公司亚太区总经理马力峰登上东方购物直播。看了这期节目的上海市民罗立元被“圈粉”,不是马力峰带来的“老板特批价”,而是他回忆的一段往事——
20多年前,品牌进入上海市场之初,作为首批中国员工之一的马力峰陪德国总经理出差见经销商,对方特意准备了豪车接驾。一见车辆后备箱堆满杂物,总经理拒绝乘车。他告诉马力峰:“我不在意车辆品牌,只有三点要求:天气不好时车内有空调;车辆驾驶安全平稳;能有空间放行李箱。”
马力峰从这件小事里感受到“文化的冲击”:“事情虽小,却代表思维方向”。罗立元因为这个故事对品牌“种草”——“三点要求虽小,对应的是舒适、安全和实用。这个故事让我直观感受品牌的价值观。”
品质生活直播周,许多品牌的老板都和马力峰一样走上台前。讲好品牌故事,方能提升品牌内涵。据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此次直播周,最受欢迎的产品排名前五分别是美妆、美服、美食、家装家饰和文旅产品。
身处文化行业的乔杨柳感同身受。直播周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益——6月1日到3日,天猫敦煌乐器旗舰店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0%。
但事实上,民乐一厂几乎没有在直播中直接“带货”。“乐器销售量增长背后,需要民乐爱好者群体的不断扩大。”乔杨柳觉得,文化领域“直播带货”,所带的并非某件具体产品,而是推广和传播民乐文化,“蛋糕”做大了未来才更可期。
乐手赵墨佳曾在视频中“探店”民乐一厂南京路旗舰店,用同一首曲在不同的古筝上试弹以比较音色。后来有人来店里买走一台3万余元的古筝,指明“看了试弹视频来的”。这让乔杨柳和同事们感到,一般的直播带货是种下一颗种子,收获一颗果实;而文化直播更像是带来汩汩清泉,浇灌起一片草原。
升级转型:“上海购物”与“上海文化”交相辉映
“梨园行有默契,演员这辈子没来过上海,算不上角儿。”6月2日,京剧演员王珮瑜和B站UP主陈一丁、小智直播探访上海京剧院。王珮瑜有感,上海观众舍得文化消费。
两位年轻UP主对传统行头入了迷。“潮流文化有很多传统元素。”斑斓戏服启发小智,他打算今后创作内容会更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陈一丁则计划把戏剧妆容融合进未来创作:“上海有传统文化的消费需求,也有潮流创新的包容性。”
消费升级的背后,是对文化的深层追寻。东方购物推出的几款陀飞轮、纪念款“上海牌“手表,价格2万元起步,零点结束直播后还有人在下单。“上海的顾客眼界高,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识货懂行又有经济实力的消费者。”
《The Date高黎有约》的主持人高黎每次直播前,不光要熟悉产品本身,更要在产品文化含义上做功课,“卖点都隐藏在文化中”。她说,在上海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顾客不光想从消费上获得愉悦感,更想得到收藏的快乐和文化的拓展。
“上海文化”品牌不仅体现在高度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体现在浸润生活的文化因子中。在许多参与此次直播周的市民看来,文化润泽生活,生活反映文化,“上海文化”与“上海购物”两大品牌能相映生辉。
“品质生活直播周落幕不是一个句点,而是一次承前启后的契机。”业内人士表示,上海立志打造“直播第一城”,是面对疫情影响的特殊时期,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迈进的探索,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领全国乃至全球风气之先。
尽管还面对很多未知,但乔杨柳和同事们已经打定主意,继续触网直播,“让传统文化玩转最新的互联网技术!”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范家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