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设立。随后诞生了上海历史上第一个浩大的、完整的、综合性发展的规划——“大上海计划”。
从规划选址、方案设计到建筑式样,处处体现着规划者后来居上、超越租界而代之的梦想。这是一个实现中山先生遗愿的计划、一个振兴民族的计划,一个洗刷耻辱的计划。
1935年,作为大上海计划的一个项目,江湾的上海市运动场刚刚落成。在这座“远东第一大体育场”里举办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34个省市及菲律宾、马来亚、爪哇华侨,共派出38个代表队、2700多名运动员参加角逐。东北五省运动员身穿黑色孝服,手持象征关外白山黑水的黑白旗入场,全场观众肃然起立,寂静肃穆。这是民族危难日益深重的时刻举行的运动会。它表达的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中国人的心声。
1937年,上海沦陷。“大上海计划”的进程也被阻遏了。
1945年,抗战胜利。
1946年,“大上海计划”重启。重启的“大上海计划”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现代城市总体规划。
这份长达百页的规划,历时四年,前后三稿,汇集众多中外城市规划专家之力,它被称为“大上海都市计划”,与战后欧美各国的都市重建同步。
这一次,上海被放置在更广阔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中,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港埠都市、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国际贸易中心。设计者预言,50年后,上海的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2100万人,这个数据,惊人地准确。
1949年5月24日,德国城市规划专家鲍立克与中国专家金经昌、钟耀华和程世抚通力合作,完成了规划设计图的最后一稿。
三天后,上海解放。代理市长赵祖康将“大上海都市计划”设计图移交给了新任市长陈毅。
一年后,设计稿被集结刊印,它被列为新中国城市规划的第一份档案文件。
时光荏苒,2018年初,《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正式发布。这是上海开埠以来第五次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岑富康说:“《大上海都市计划》,把上海确定了远东的商贸、工业、金融的这个中心;解放以后呢,1959年我们第一版规划,当初是将上海定位于中国的重要的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后1986年这一版规划,主要奠定了城市复兴的基础;2001版规划,更是以国际化为这样一个背景,为上海发展的重点确立了这个方向,提出了经济、金融、航运、贸易等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最新一版的2035这个城市总体规划,是要把上海打造成卓越的全球城市。”
地处中国“江海之汇,南北之中”,上海的成长充满动感和魅力。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渗透在生活的肌理中。
编辑:孙欣祺
来源:看看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