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情感寄托。如今,非遗在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传播中华文明、展示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
说非遗、道非遗,然而,我们平日提及的非遗名词都是规范的吗?相同的非遗内容,在各地为何有不同叫法?非遗传承人能否作为专有名词流传?……关于非遗名词的遴选审定,引发关注。
所谓“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验名”。其实,非遗作为一个专业名词,最初源自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即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然而,在我国,非遗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学科体系,形成中国化的实践经验和特色做法,才能更好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
今年2月,文旅部印发《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明确非遗名词审定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亟需早日编写出一部词条完备、释义准确的非遗名词工具书。
不久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首次线下会议召开。文旅部非遗司司长王晨阳表示,要坚持“两个结合”,充分尊重人民大众在历史传承中凝聚的智慧,充分挖掘非遗的当代价值,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审慎遴选非遗名词,助力展示中华历史文脉和文明标识。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全国非遗名词委主任段勇强调,非遗名词遴选审定对构建非遗体系的“中国范式”,促进非遗学科建设的科学化、系统化、国际化及规范化具有重大意义。
制图/编辑:张夏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