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印度地毯
原产国/地区:印度
企业/机构:Mughal cottage industries
展区:品质生活展区
展位: 6.2A4-06
阿克巴大帝,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第三代君主恐怕难以想象,他在公元16世纪征战途中俘获的波斯工匠会成就印度地毯的千古美名。五个世纪后,久负盛名的印度地毯将随主宾国出现在中国一场享誉世界的盛会中。
“莫卧儿帝国”和中国颇有历史渊源,其开国君主,察合台突厥人巴布尔的母系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成吉思汗曾染指印度,入侵至古印度西北部的信德和西旁遮普。由于巴布尔的蒙古血统,他将帝国命名为“莫卧儿”,取义于波斯语,意为“蒙古”。
不过,莫卧儿帝国更为人所熟知的是第五代君主沙·贾汗——在阿格拉(位于印度北方邦西南部),他为亡后建造了一座举世闻名的泰姬陵。
16世纪后期,阿克巴大帝在拉合尔(现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和阿格拉建立了制作地毯的作坊,并将它们交由俘虏所得的波斯大师管理——如此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印度手工地毯行业。此后,在莫卧儿帝国历代君主执政期间,手工地毯行业不断发展繁荣,在印度北部逐渐形成规模。
尽管莫卧儿帝国历经300多年后灰飞烟灭,但地毯行业得以幸存,流传至今并成为这个无比复杂国家的,极为罕见的共识——在印度,至少有一个行业,人们对其评价一致,那就是做工考究的手工地毯。
缘起:阿克巴的艺术
在进博会品质生活展区,印度手工地毯观之图案精美,针法缜密,颜色艳丽,是为匠心之作。
实际上,在阿克巴时代的作坊里,印度地毯的图案便已十分精致。这得益于阿克巴良好的艺术修养,他从小跟随父亲专门从波斯请来的老师学习绘画,执政后极尽所能鼓励绘画艺术。他供养了一百多位画家,宫中每月开绘画展览三至四次,对每一次展览,阿克巴都要加以品评和赏赐。
在这种氛围下,地毯上出现再精美的图案亦不足为奇。阿克巴时期的地毯已开始采用棉丝和真丝混合的织法,并且在红色的底色上描上蓝、绿或其他颜色,基本沿用了波斯风格。
图为阿克巴时代的地毯,其中图案以装饰性绘画为主,构思一般由细密画画家完成
他的儿子贾汗吉尔承袭了父亲的艺术造诣,他愿意花高价购买任何一幅能满足他审美爱好的图画,能说出一幅集体作品中参与创作的各个画家的名字。贾汗吉尔本人就是一名画家,相当熟悉一流微小绘画的特点。
王室的喜好总能引领潮流——彼时,更微小的图案,花纹,甚至水彩油画都出现在了印度地毯上,其所用材料也发生了变化。当时最流行的材料当数帕什米那。帕什米那是一种山羊绒,能在地毯背后打上结,使绒毛固定在地毯底背上。
与父亲不同的是,在贾汗吉尔的时代,莫卧儿绘画艺术逐渐从波斯的影响下解放了出来,向基本以印度艺术风格为主的方向发展。
而地毯的设计风格也遵循了这个逻辑。
盛极:沙·贾汗的泰姬
第五代君主沙·贾汗执政期间是莫卧儿帝国的黄金时代,亦是印度地毯生产艺术的鼎盛时刻。
随着纱线工艺愈发成熟,真丝或帕什米那纱线编织的地毯质感就和鹅绒一般细腻。对优质真丝和纱线的利用使地毯每平方英尺面积上的绒结高达2000多个。这个时代,地毯图案的主要元素是花朵。
这正是沙·贾汗的风格——在他用红砂石建成的红堡里,大理石壁柱数不胜数,上面刻有大量花卉、人物的浮雕,还镶嵌着红、绿、黄、蓝、紫各色宝石,衬着灰白色的大理石,璀璨夺目。
沙·贾汗在炫耀豪华和丰富的装饰方面炉火纯青,这种风格在他修建泰姬陵时达到了极致。
泰姬陵是沙·贾汗在故都阿格拉为亡后玛哈尔修建的陵园。玛哈尔原名姬曼,印度人称其为泰姬,具有波斯血统,貌美温柔、能诗善画、长于音乐。在继承王位之前,沙·贾汉因与父王贾汉吉尔发生矛盾而遭放逐。7年间,姬曼一直伴随丈夫左右,为他分忧。因此,沙·贾汉对她十分钟情,言听计从。成婚18年,姬曼生了14个孩子。1631年,在途中生了最后一个女儿后死在布尔汉普尔的营帐之中,时年38岁。
临死时,沙·贾汉问她:“你若死了,我该如何表达对你的爱情呢?”
泰姬回答:“如陛下不想忘了我,请不要再娶,替我造一个大坟,让我的名字得以永传后世。那么,我此生一切都满足了。”
于是,沙·贾汉从国内外请来最好的工匠,从外地选来最好的大理石,动用2万余人,历时22年,耗资六千多万卢比,建成了举世无双的泰姬陵。
史书在记载沙·贾汉专情的同时,也记下了此时的帝国,经济财政制度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泰姬陵
衰败:奥朗则布的统治
于是,盛极而衰。
第六代君主奥朗则布见证了莫卧儿帝国最后的盛世。在这个时代,印度地毯行业的发展亦开始下滑,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材料、设计和颜色通通沿用前朝。
寡淡源于日趋对立的社会背景。奥朗则布的统治彻底改变了莫卧儿帝国的性质,他没收印度教寺庙的教田和财产;下令将各级税务机关中的印度教徒会计和书记人员裁撤;对印度教徒重新征收被阿克巴废除了的人头税;禁止印度教徒骑马、坐轿、乘象和举行宗教节日活动。
印度教徒不是奥朗则布的唯一牺牲品。锡克教的第九代师尊也被奥朗则布下令于1675年处死。师尊的儿子和继承人哥宾德·辛格创立了好战的“卡尔沙”神权政体,并让其信徒从心底铭记从莫卧儿统治下获得解放的渴望。
从此,循环不息的镇压和复仇成为了锡克历史的底色。
在这个宗教与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与宗教如影随形的印度大毯设计几乎停滞,只有编织小块毯行业兴盛依旧。
历史也并未因为奥朗则布的勤勉和忠于职守而给出回馈,但保留了对印度地毯这门工匠艺术的尊重,也延续了这份500多年前的初心——戎马一生但不乏诗意的阿克巴大帝为这份匠心的开始作出了最佳的注脚。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作者:苏展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杨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