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瞩目、万商云集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彰显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作为这一盛会的举办地,上海紧紧把握机遇,全力提升城市面貌、营商环境、服务能级,展露出“面向世界的窗口”和“世界会客厅”的实力。
拥抱进博、共享未来,这座城市的持续“进阶”,正是对进博会溢出效应的生动诠释。
借进博会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作为全球知名的精准放射治疗设备企业,医科达在首届进博会上秀出世界首台高场强磁共振放疗系统。看好中国市场的广阔前景,医科达决定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
“参与进博会坚定了我们立足上海、深耕中国的决心。”医科达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CEO龚安明告诉记者,“在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的专业服务和政策指导下,我们去年底在这里先后设立了中国区总部和上海全球研发中心。从有初步意向,到走完所有流程,前后仅用了两个月时间。”
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与3600多家参展企业共同促成了首届进博会578.3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额,这些火热的数字在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局长张宇祥眼里,正是进博会带来的全新机遇。最新数据显示,随着瑞庭网络技术、迪卡侬体育用品、美商运安、海丰企业管理、通济隆(亚太区)、盒马中国、亚玛芬(亚太区)等8家总部的落地,陆家嘴金融城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突破了100家。
就在最近,世界银行发布了《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跃升至31位。而作为样本城市,上海的权重为55%。可以说,“陆家嘴速度”正是上海承接进博会效应,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鲜活案例。
这样的努力仍在持续——10月18日,浦东机场海关为三架飞机展品提供通关便利,抵港后48小时内完成货物放行,比普通货物从到港至提离平均用时节省26%。除延续首届进博会支持措施外,今年还新增设立会展中心海关、引入大数据管理、简化食品企业注册、压缩审批时限等举措。
作者:本报记者 唐玮婕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