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各国应该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
这表明中国将以进博会为契机,更加积极地致力于制度性公共产品的供给。
长期以来,中国在全球贸易的规则制定中缺乏话语权和影响力。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但对世界经贸活动的制度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近些年来,这一现象有了很大改变。
比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就是中国推动国际制度性公共产品生产的主动作为;
上海虹桥国际经贸论坛正成为进博会的一个尝试提供国际制度性公共产品的平台,其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着眼于推进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通过这个论坛,有关国家政要以及全球商界和学界领军人物纵论世界经济大势,直击国际贸易发展关键问题展开思维交锋,为国际贸易新的合作发展建言献策。
在首届进博会上,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制度安排,其中有: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方面的制度创新(例如,中国将加快出台外商投资法规,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全面深入地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有的制度安排涉及相关基础性制度建设(例如,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所有这些都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制度创新。
▲本文摘自《进博会蓝皮书: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展报告》,上海研究院项目组编,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出版。
作者:李友梅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