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海去年举办的一场民族音乐会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古往今来,琵琶、二胡、竹笛、古筝等民族乐器,通过一个个音符来传递中国传统美学上的意境。悠扬,婉约,又颇有余韵。
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无疑凝聚着古人的智慧,这既是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的表达,又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星移斗转,是民族延续的度量衡。
何曾想过,当民乐和二十四节气遇到一起,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乐似繁花民乐公益场演出”将于11月5日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此次演出采用高大上多媒体技术,有二十四个乐章,每一乐章传递一种节气的氛围。
▲图为民乐《二十四节气》之前的试演
一直以来,民族乐器和二十四节气,看似无关,却有着颇多相似之处。一方面,二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民乐有十二律。这十二律,则对应着十二个月份——正月大蔟、二月夹钟、三月姑洗、四月中吕、五月蕤宾、六月林钟、七月夷则、八月南吕、九月无射,十月应钟,十一月黄钟,十二月大吕。因此,民乐,和二十四节气一样,都和时间表达上密不可分。
民乐作品《廿四节气》其中《立冬》篇章中,琵琶的评弹铮铮地响起,突然画风一转,北地的京胡声如裂帛地占据了主场,渐渐地,软糯的评弹与苍凉的京胡各据一方,让听众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图为民乐《二十四节气》之前的试演
为何更好地传递出“晚来天欲雪,欲饮一杯无”的情境,《小雪》篇章中新研制的“多声筝”表现行人急走欲归的心情;不一会儿乐风变得温柔旖旎,仿佛主人公已然置身燃着小火炉的室内,举杯小酌的情景。
本次演出现场,观众还有机会与民乐演奏家面对面现场互动,认识各种古典乐器,感受它华美的音色和韵味,感受流传千古的音律与自然法则。
本次进口博览会现场,中央广场舞台为开放四面台形式,360度全景舞台,演出世界各地及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具有代表性的文艺节目。目前,演出共征集到来自境外5个国家和国内14个省份共计77台节目,总场次达97场。节目中共有世界级、国家级非遗类项目39个,其中世界级9个,国家级30个。演出总体排期从11月5日下午开始至11月10日下午结束,涵盖进博会整个展期。
作者:汪荔诚
图片来源:题图为叶辰亮摄,其他来源于网络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