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首日,大会开启“委员时间”,邀请多位委员围绕民生、教育、产业制造、文化、法治等热点话题进行分享和解答。
作为老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率先分享了他的5年履职感悟: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协的能力、商的特色、专的作用,帮助提振经济,重塑信心。
作为文化艺术界的委员,金江波今年关注的问题是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质能级。
在他看来,上海的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每十万人的拥有量明显小于东京、巴黎、纽约;在每平方公里拥有的文化场馆的密度均大于其他三个城市。考虑到上海市区面积大于其他三个城市,上海在居民享受文化便利性和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均还有待提高。
金江波建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实效性,充分用活用好相关规划。推动上海文化建设的“重心下移”,打破现有“中心大集聚,外围小集聚”模式,平衡好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四方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着重规划好金山、松江、嘉定、宝山等区的公共文化设施。
同时,要发挥上海特色元素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上海各区的文旅融合发展,将各区具有特色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串珠成链,探索性的试点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红色文化资源“多方联动+专题协作+多源融合”的共建模式。打造“社区+社会组织+居民志愿者+第三方文化使者”服务平台,发挥社区公共文化的公益性价值,突出凝聚共识,传递正向能量起到引领与放大的效应。
金江波还建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全流程改造,加快完善各类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形成服务资讯发布、资源点播、活动预约、场馆导航、需求征集、服务评价等功能,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向智能化转变的趋势,增加对元宇宙技术和场景应用中公共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场景引导,建设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的智能化服务体系。
作者:周渊
摄影:叶辰亮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