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课程成为线下教育的最佳替代形式,这大大推动了线上教育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今年出席两会,在提交“进一步优化我国在线教育体系”的提案中呼吁,要针对在线教育在快速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短板,有针对性地加以修补。比如,在线教育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颇高,可以在加强平台建设的同时,增加关于“学习方式”的课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顾祥林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在疫情背景下,教育机构停止线下授课。而另一方面,为落实“停课不停学”,利用“宅家”时间通过互联网教育开展教培活动,成为多方用户的共同选择。
根据百度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搜索大数据报告-复工篇》显示,自1月18日以来,在线教育的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48%。学而思、作业帮、猿辅导、升学e网通、知鸟等各细分领域的互联网教育厂商纷纷开放在线教育平台,携手教育行政部门、院校或企业提供免费线上课程。目前,互联网中小学教育行业的活跃用户TOP3 APP分别是作业帮、小猿搜题和一起小学学生,体量均在千万级以上。高校主要是使用学堂在线、爱课程、雨课堂、智慧树等在线课程平台,辅助腾讯会议、Zoom会议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更多的学校在混合式教学方面做出了尝试和探索。
除此之外,一些线下教育培训机构为了自救纷纷在线上布局,如新东方在线于1月26日起向全国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了所有春季班直播课程;好未来教育启动了“避风港计划”,向全国培训机构免费开放直播云在线直播系统。
顾祥林委员认为,从某种程度来看,疫情背景下人们对于在线教育的认知程度大大增加,对其接受度也在逐步提高;从企业端来说,在线教育企业的获客成本将因为特殊情况的出现降到最低,尽管后期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失,但随着用户接受教育习惯的养成,线上教育的用户活跃度也将大大提升。
然而,在线教育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技术平台的使用与相关条件受限;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有折扣;在线课程容易流于形式,教书育人更难实现;线上学习对于学生健康的影响等。
他举例说,师生互动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线下课程除了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之外,还有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在教授知识的同时用行为感染学生;而线上课程目前尚难有良好的互动。另外,在线课程容易流于形式,疫情背景下,对于“停课不停学”的理解与落实还是多选择讲授学科知识点,对课程“育人”功能的关注依然显得不足。
顾祥林委员在提案中建议:
1. 加强在线教育平台建设,完善相关条件。加快网络覆盖范围,搭建及完善相关在线教育平台。特别是帮助偏远地区学校完善在线教育平台。建立线上和线下两种考试、考核方式,逐步实现线上线下考试、考核的同质等效。建立科学的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和工作流程。
2. 增加关于“学习方式”的课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线上教学为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提供了重要契机。但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重视研究和设计相关课程,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方式,这对中小学生尤为重要。
3. 丰富线上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保证教育质量。基于各学科课程相关主题,进行课程建构,融合形成生动形象、体验性强的课程资源,于学科基础上突显育人导向与提升育人成效。梳理符合校情的线上课程资源,系统整合形成共享的课程资源,主题式、年段式推进。探索开展线上综合化学习。教师整合与梳理好主题式的资源和素材,针对主题的问题设计与任务设计,进行线上指导与支架的搭建,推动学生线下自主学习,资源检索与阅读,在线上、线下与他人共同探讨与思考。教书育人并重。
4. 关注学生身心,建立线上课程健康管理模式。在课程内容繁多的情况下,完善线上平台青少年健康管理方式,避免学生因为在线上课而影响身心健康。
作者:樊丽萍 图:受访对象提供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