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天开幕,图为作为分会场的上海西岸徐汇滨江地区。(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嘉宾:张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召集人)
■采访:许琦敏(本报首席记者)
人工智能(AI)在中国正经历着快速而蓬勃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热闹相比,基础研究领域相对寂静。“我认为,这正是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应该寻求爆发的地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召集人之一张旭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超越单纯的产业竞争,人工智能领域真正底层、有原创力的基础与核心部分,更值得上海深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召集人张旭
基础、原创与核心,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这几年火起来的人工智能,其基石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批算法。张旭认为,对于任何一个新兴产业而言,基础研究恰恰是能够带来颠覆性创新、产生引领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的源泉。
人工智能是一个交叉性极强的学科领域,涉及神经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张旭说,国际上在人工智能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的大公司,几乎都在基础研究上大手笔投入,广罗优秀人才,从而组织起强大的研发团队,保持长期而持续的投入与创新。
“与任何一个高科技领域相同,基础研究始终是一个领域发展的根本。而且,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来说,基础研究带来的想象空间更为巨大。”张旭长期从事神经科学研究,在他看来,对于“类脑人工智能”,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Brain like”,即模仿大脑的人工智能;而另一种更为合理的理解则是 “Brain inspired”,即在了解人脑工作原理基础上,获得实现人工智能创造的灵感。
与应用领域立竿见影的发展效果相比,基础研究显得有些寂寞,但张旭强调,这正是上海应该做的事。“上海是全国神经科学基础科研重镇,又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信息科技等方面积累深厚,土壤养分充沛,非常适合人工智能‘种子’萌发与成长。”他说,目前,张江实验室脑与智能科技研究院、临港的上海脑-智工程中心、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已在上海初步搭建起夯实基础研究并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发展框架。
“创新是唯一的生存法则。”张旭说,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尚未取得世界广泛认可的建树,上海应在人工智能早期核心技术,比如智能算法、芯片、计算机架构等方面取得突破。
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不过,在张旭看来,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不尽相同。比如,生物医药从基础研究到新药或医疗器械的上市,其阶段划分十分明显;而人工智能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乃至产业化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而且还兼具集成电路和信息产业周期短、技术颠覆性强的特点。
“这是一个交叉性、融合性特别强的领域,亟需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张旭举例说,比如人工智能特别需要“研究+产业化”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各学科人才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自由而频繁地流动。为此,上海脑-智工程中心与相关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由此打通人工智能从研发到产业的各个环节。又如位于临港的独角兽企业寒武纪,是国内外公认的在智能芯片设计理论和技术上均获得实质性突破且实现商用的人工智能芯片企业。近两年前,寒武纪设立院士工作站,就是希望与前沿基础研究紧密衔接,与科学家共同寻找推动人工智能芯片在“无人区”的发展之路。
今年3月,上海发布“科改25条”,明确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到企业及其他科研机构等兼职,且兼职收入不受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张旭认为,更加自由的人才流动将有利于更多人工智能企业获得更多科研资源,进一步提升其研发实力。
给年轻人机会,培育国际化AI企业
对于人工智能行业而言,人才集聚的马太效应非常显著,上海应努力营造吸引年轻人的创新环境与产业生态,并以此为出发点,弥补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方面的不足,夯实基础研究的土壤。
张旭说,现在特别需要40岁以下、甚至35岁以下的年轻人,无论是在科研领域,还是在产业创新方面,要做一番大事必须招徕优秀青年人才,他们不仅有新颖、全面、跨领域的知识结构与背景,还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不易被传统所束缚,有旺盛的精力去拼搏。
近两年,张旭一直在思考人工智能项目的筛选与评估机制,“有时,年轻人的想法可能略显稚嫩和粗糙,可若真等考虑周全了,其创造性反而不足了。”在他看来,有不少想法要在培育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暴露出理论或技术上的真正难点,这些难点能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又会如何?从实践来看,很多人工智能项目的早期投入并不大,里程碑式的经费支持或许能让更多种子萌发。而更为重要的是设定国际化目标,即使是初创企业,也要从一开始就有国际化的格局和视野。
作者:许琦敏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