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交警和协警一起帮助司机抬推轿车。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编者的话
镜头里,大风暴雨中奋力抢险的人们,留给我们的身影常常让人联想起义无反顾和责任担当。
与台风赛跑,每一个参与过抢险应急的人都会告诉你:面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以分秒计的应急抢险动作,容不得半点迟疑和犹豫——那个时候什么都顾不上,脑子里只有一个词——安全!
所以,你能看到,路政养护人员在情急之下,将手伸入水中清理杂物;消防人员用身体顶住待拆解的广告牌;灯光景观养护人员长时间仰头引颈……
这些让旁观者感觉紧张的画面,恰恰是抢险者内心“责任重于天”的最佳体现,也是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完美诠释。
坚守岗位、严阵以待,他们不仅把各种问题想得周全,各类举措做得到位,更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顶住艰险,为顺利抢险争取最佳条件和时机,尽可能把台风对市民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
向可爱的城市守护者、风雨抢险人,致敬!
高空抢险人
用身体顶住摇晃的广告牌
据统计,前天12时至昨天15时,上海消防总队共出动抢险救援人员1300人次、车辆463辆次,高空排险122起,抽水排涝3起。
【现场直击】
昨天上午8点多,拉着警笛的消防救援车在风雨中一路向水电路疾驰,虹口区江湾消防中队副中队长郭松轻轻摇开车窗,接了一把雨水抹在了脸上。一阵凉意袭来,他再次睁大了布满血丝的双眼,紧盯车辆前方。从前天23点开始,他带的消防救援车辆就不停奔袭在抢险救援的路上,这已是第九项高空排险任务了。
“这次台风‘进城’了,老城区高空求助一下多了起来,到现在都没停过,不要说睡觉,连饭都来不及吃一口,就净喝水了。”郭松说,台风天,向“119”求援的社会救助事件就会激增,高空排险特别常见,户外广告牌、室外晾衣架、空调外机等在狂风暴雨中都是最危险的安全隐患。
27岁的郭松从沈阳师范大学毕业入伍近五年,今年是首次经历台风直面登陆,“迎战台风‘安比’之时,我们战备执勤两天两夜;‘云雀’‘摩羯’来势比较小,我们坚守了一天一夜,但还能抽空眯糊一会儿。这次‘温比亚’风雨最严重,我们一刻也没停过。但当兵苦练不就是要在战斗时刻站出来么?”
赶到现场后,郭松发现这次的任务比较棘手:四层楼高的屋外,一个高近1米、长近8米的巨型广告牌已经被风吹起来近三分之一,“早高峰已经开始了,路边的行人和车辆越来越多,如果掉下来不堪设想”。郭松一边派出一个登高组从顶楼下探快速控制住广告牌,一边把自己扣在了云梯上,让云梯组将自己升到了广告牌下。狂风中受力面巨大的广告牌不受控制地乱拍乱打,人刚探头上去,带起的风打在脸上生疼,连眼睛都睁不开,还要随时当心被锋锐的利角划伤。
郭松把头盔上的护目镜合上,半个身体探出云梯外,想用手去拉住摇晃的钢架,但怎么也撩不到。看着钢架晃得越来越厉害,唯一支撑连接的几个铆钉随时有断裂的可能。“再往前,再往前,把我顶到墙上去。”郭松连忙用电台呼叫云梯车,再次检查了一下保险锁扣,然后大喊一声整个身体扑到了广告牌上,死死用身体把广告牌再次“固定”在墙上。此时,在楼顶的多名战友迅速将广告牌拉住,一名战士立即用无齿锯将失去固定的广告牌剪断,用绳索拖到楼顶。郭松快速将剩余螺丝卸下,将钢架分离,在楼顶战友的配合下将剩下的三分之二广告牌拉回室内。
又一个隐患被排除了。全队回到车上时,车上的电台再次响起:“江湾、江湾凉城路589弄高空排险。”消防车马不停蹄再次拉响警报。郭松告诉记者,20多个小时里,江湾消防中队成功排除了14起高空险情。(本报记者 何易)
电力抢险人
仰头步行两小时巡查高压线
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措施到位,抢修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上海电网整体上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从昨天凌晨至12时,受台风“温比亚”影响,上海电网共出现88起跳闸线路,涉及停电用户64922户;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共实施3071起低压抢修,累计出动3478人次抢修人员和722车次抢修车辆;仍有30条线路、44870户正在紧张抢修中,预计昨天晚间全部抢修完毕,恢复正常供电。
【现场直击】
昨天凌晨5时,从前一天早上8时开始彻夜值守的“老电力”、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线路运行班班长李绪生,突然接到公司调度中心电话:沿迎宾高速的6公里多1万伏高压绝缘线出现跳开关现象,但已在0.5秒内自动重合,整条线路没有失电;为排除隐患,必须马上到现场排查,否则一旦真跳闸会影响数百户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正常用电。
李绪生和13名组员立即行动,穿好雨衣和雨鞋,开车赶赴现场。处于台风“风口”的浦东风大雨大,天还有些昏暗。班组八个人分成两组,从线路两端开始步行查找故障。这条高压线有13米高,他们都仰着头,风雨不断地打在脸上,眼睛艰难地看往高处,水不停地从脖颈处往里灌,雨衣里外都湿哒哒的。
台风天里,线路巡查比平时速度慢了不少,2小时后,李绪生和同事终于锁定故障点——在川沙镇民利村附近的迎宾高速13标段南侧,路边绿化景观带的两棵20来米高、直径约15厘米的意大利白杨树被台风拦腰刮断。虽然线和树相距5米以上,但粗大的折枝还是砸在了高压线上,幸好线没断。
李绪生马上通知调度中心断电,然后和组员现场验电、放电、做好接地,开始用四台油锯分段锯断倒下的白杨,并紧固周围三根电线杆上九个受力后松动的绝缘子。最后,众人合力把断枝都拉上工程车,清理好道路,修剪了周边“线树矛盾”比较大的高枝,在风雨中忙活到中午12时才收工离开。浦东供电公司调度中心随即派人到现场送电。13时之前,这条高压线已恢复正常供电。(本报记者 李静)
路政抢险人
将胳膊伸入积水中掏清杂物
昨天市路政局待命应急抢险人员9127人,出动人员14684人次;出动移动泵车31辆、抽水泵249台、发电机116台、抢险车2780辆,调运麻袋6670只、草包5079只、交通路锥18160个、铁锹2330把、扫把3859把。
因抢险得力,全市道路未发生持续性积水现象。
【现场直击】
台风来临,道路下立交最容易积水。昨天下午,市路政局设施管理中心二科科长傅搏峰奋战在嘉松北路沪宁铁路下立交排水现场。“这次台风降雨对嘉定影响比较大,我是刚刚从曹安公路封浜立交赶过来的。”傅搏峰告诉记者,“封浜立交积水最高40厘米,沪宁铁路这里的积水更厉害,到了1.5米。”根据规定,一旦下立交积水超过20厘米,路政部门将联合交警、水务部门启动限行措施;积水超过25厘米,将对下立交实施封闭措施。
养护工人们神色稍显憔悴,但干起活儿来毫不含糊。有人设置指示牌,提醒车辆封路先行;有人把胳膊伸进水中,手清理树叶,确保下水道口通畅;有几个人分工合作,把粗大的水管一段段接到泵车上;有人在几台移动水泵前仔细查看抽水情况;还有人去排水流入的河道进行巡视。傅搏峰虽是“女将”,却也冲锋在前,和大家一起忙前忙后,排除各种隐患。
在嘉松北路沪宁铁路下立交排水现场,路政联合多部门出动了60多人,多台泵车和移动泵车抢险。其中,还出动了一个“新式武器”:高扬程移动泵车。它主要适用于轨道交通、下立交等大型地下空间的积水抢排。到昨天18时30分许,积水基本排清。“我们接下去要清理积水留下来的泥沙等垃圾。抓紧清理完,车辆就能马上恢复通行了。”傅搏峰说。(本报记者 张晓鸣)
设施抢险人
早高峰前成功排除风险隐患
据统计,前天12时至昨天15时,中心城区徐汇区到岗值班值守人员1980人次,市政养护、绿化市容、房管、医疗等专业抢险队伍15支共计2793人,加快应急处置,实现闭环管理。对店招店牌、高空坠物隐患进行重点排查整改,已加固广告设施、店招店牌1479块,拆除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的442块。
【现场直击】
昨天清晨6时许,徐汇区灯光广告管理所副所长杨跃华已接近24小时未眠未休。为备战台风“温比亚”,杨跃华所在的区灯光广告管理所员工们已全体到岗各就各位,一部分人负责“低头”,紧盯网格管理的实时监控画面,随时准备上街面处置突发情况;另一部分人则负责“仰头”,在路面迎着风雨不断实地走访排查险情……杨跃华说,几乎所有人都绷紧着神经,就为了“掘雷”,尽可能排除每一个风险隐患。
6时许,前方防台防汛巡查中的同志传来急报:发现龙华中路东安路路口的巨型公益设施出现倒伏情况。
接报后,杨跃华第一时间带领两支机动队伍赶到现场。在现场,杨跃华看到,龙华中路东安路路口的巨型公益设施已被台风吹倒,该设施高4米、宽20米左右,为金属材质,倒下来的公益设施将马路特别是上街沿的一侧通道完全挡住了,如果不及时清理,上班高峰期会严重影响行人通过。有着丰富抢险经验的杨跃华脑子里还闪过一个更危险的画面:吹倒的设施,已有表层金属破裂迹象,一旦碎片被风吹起,极有可能伤害行人。
距离上班高峰还有一小时左右,应急预案立刻启动。杨跃华带领大家在周围拉起围栏,设立安全警戒线;同时,紧急调动周边抢险队伍,用人工乙炔氧气处理的方式,迅速切割倒伏的大型设施,运输车也及时跟上,将倒伏的设施尽快搬运、撤离。
这一边,正在切割搬运倒伏设施;另一边,路面清理队伍同步跟上,在快速清理路面的同时,对周边公益设施进行加固。在杨跃华的协调指挥下,几支抢险队伍“无缝衔接”,大约40分钟后,该事故场面清理完毕,赶在上班高峰前保持了路面车流和行人通畅。一个隐患就这样被顺利“掘”走。风雨中,杨跃华和同事们的身上雨水、汗水已混在了一起。(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水中抬车人
压起的水浪直往嘴里灌
上海公安交警昨天凌晨起出动2600余名警力,针对过江桥隧、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及全市168处易积水点,加强视频及实兵巡逻管控力度,最大限度“屯兵一线”现场指挥交通,部署专门警力巡视易积水点、积水路段,加强现场管控,避免人车误入。警方还协调路政设施部门在积水点、积水路段周边道路落实牵引施救力量,加强快速救援。同时,会同信号灯养护公司,积极巡查市内交通信号设施情况,抢修144起。
【现场直击】
昨天15时许,台风“温比亚”虽然已经掠过上海,但台风影响仍未散去,松江区下起大暴雨。在九亭镇涞亭北路沪松路北侧约60米处,暴雨导致一处窨井盖被上涌的积水顶出,一辆行经此处的小轿车在涉水通过时避让不及,右前车轮不慎陷落在窨井中,车辆就这样停在了道路中央。
正当驾驶员薛先生手足无措时,松江公安分局交警支队的一名辅警巡逻经过事发地。辅警队员立刻上前查看,查明原因后,一边帮助疏导交通,一边将现场情况上报指挥中心及防汛相关部门。
松江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五大队民警张贤胜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发现此时路面积水已经超过了10厘米,白色轿车的大半个右前轮都已陷落在水中,如果不对前后轮进行对比,根本无法察觉地上有个大窟窿。
涞亭路此段道路是单车道,因为严重积水,通行车辆的速度都非常缓慢,再加上这起“陷井”事故,道路交通状况雪上加霜。为了恢复道路通畅,张贤胜尝试各种办法帮助轿车脱困。为了更好地观察到车辆右前轮的状况,他顾不得地上的积水,趴到地上凑近了看,看不清的地方用双手摸。他在附近寻找木板垫在车轮后侧以便倒车脱困。可是,众人在附近搜寻了一遍均无果。
面对越来越长的车队,张贤胜再次趴到地上,仔细观察洞口和车轮。水越来越大,靠水的浮力能把车推出来吗?“你们三个听我指挥,我喊‘推’的时候,我们一起用力推抬车头。一,二,三,推!”张贤胜一边喊着口号,一边指挥大家一起用力,一次不行,再来,“一,二,三,推!”
水泡透了张贤胜和同伴的雨衣,推车人大半个身体都在车头下,用力抬起车头又放下,压起的水浪直灌张贤胜他们的嘴里……第七次,车辆终于脱困了!
车辆驶离之后,为了避免在道路抢修完成之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张贤胜在附近找来施工用的大栏板,临时将该窨井洞口围了起来,并继续在水中指挥附近车辆慢驶通过。目前该段道路交通状况已恢复,水务部门已重新为这个窨井安上井盖,为了防范将来的暴雨隐患,维修人员还在窨井盖上压了一块混凝土块,并在四周放置了栏板。(本报记者 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