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越剧与微电影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月12日,由上海越剧院创作完成的四部微电影《新生》《她!》《渔光曲》《自古英雄出少年》举行了放映分享会。首次“触电”的青年越剧人们将自己的专业所长与时下正流行的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完成了一次宝贵的探索。
四部微单影充分挖掘上海本土的红色题材——“龙华烈士”的感人故事,以“龙华精神”为主题,开掘烈士事迹。在2019年,上海越剧院就曾推出根据胡也频、蔡博真、伍仲文等烈士事迹改编的小戏《桃花血》《囚车上的婚礼》。本次越剧微电影创作在此基础上继续整理、挖掘“龙华烈士”题材的深厚价值,并通过网络传播扩大题材的影响力。微电影每部时长在20-30分钟左右,适应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具有“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特点,既可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这次参与微电影拍摄给了我三个初体验,初次接触红色题材、初次银幕亮相、初次演绎女性角色,”在《渔光曲》中出演“小渔”的青年演员王婉娜笑着说道。工徐派小生的王婉娜在舞台上鲜有扮演女性的机会,这次在微电影里让她过了一把瘾。《渔光曲》以作曲家任光的事迹为主线,讲述了他为作新曲赴黄浦江采风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为了演好角色,王婉娜还特地查阅了不少老资料。“作为一名年轻演员,通过微电影的方式推广越剧,这次算打响了头炮,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她表示。
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的感人事迹在不少影视作品中都有所刻画,但不为熟知的是,他们还有个手足——陈玉莹。《新生》正是将镜头对准了这位外柔内刚的女性。作品讲述了1928年的梅雨时节,陈玉莹为收敛安葬兄弟的遗骸来到龙华,但是未能如愿。在朦胧之中,她看到了哥哥陈延年和弟弟陈乔年越高墙而来,与她重逢,三人高谈阔论,陈玉莹也明白了兄弟为何而生。“王派”花旦李旭丹在影片中出演了“陈玉莹”,为了走进人物,李旭丹看了《觉醒年代》,还买来厚重的历史书,但发现其中对陈玉莹的刻画都是少之又少。“我只能通过她的母亲高晓岚以及她的成长环境来感知人物,她作为一个弱女子从安徽来到上海,骨子的基因一定是有革命情怀的。”李旭丹说道。
据悉,这次微电影的创作聚集了大批越剧院的青年主创主演,从自己组建班底到寻景搭景,从表演幅度的把握到镜头、景别的运用,他们一步步摸索,在实践中探究舞台艺术与影视创作的不同,也拓宽了艺术视野,丰富了创作经验。1997年出生的张艾嘉不仅出演了《自古英雄出少年》《渔光曲》,还担任了两部影片的剧务。“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考虑到事无巨细的方方面面,压力很大,但责任感也更强了,”他对记者说道。工老生的他此次在《自古英雄出少年》里饰演一名反派特工,为了诠释好人物,他特地向其他剧种借鉴了不少表演方法,还着重强调了剧中的白口,希望为角色增添更多色彩。
自1954年越剧电影《梁祝》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公映起,越剧和电影始终保持着亲密联系,先后诞生了如《红楼梦》《祥林嫂》《西厢记》《双飞翼》等在内的多部优秀越剧电影。而越剧从老一辈艺术家如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等开始,都非常善于从电影中汲取养分,用以丰富表演方式和表现手段。此次越剧微电影的创作便是延续越剧电影创作传统的一次新尝试。电影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表现载体,越剧则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品格,为越剧和电影的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影片此后将通过上海广播电视台七彩戏剧频道、戏曲频率、百视通及其他网络媒体与观众见面。
作者:王筱丽
图片:上海越剧院供图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