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3月27日世界戏剧日,昨夜,由“欧陆剧场的巨人”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的话剧《狂人日记》在上海大剧院完成沪上首场试演,近五小时之久的超长戏剧体验,颇具挑战性。而这场“马拉松”观演也考验剧院服务,上海大剧院为所有到场观众准备了餐饮小食、零点打车等细致入微的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很多观众会很好奇,为什么这次演出后会加上“试演”二字。关于这个问题,演员李龙吟说,陆帕对于作品的塑造十分细腻敏锐,甚至可以说达到了“毫米级”细致程度。因为疫情的限制,排练时间有限,虽然全剧已经排练完成,但是结局部分还有提升空间。“他宁可把没完成的部分砍掉,也不愿意向观众展示不完美的地方。”李龙吟说。
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被誉为欧陆剧场界的巨人,曾获得第13届“欧洲剧场奖”终身成就奖,是波兰剧坛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三位导演之一,其导演的原创戏剧作品《酗酒者莫非》曾应邀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广州艺术节、北京老舍戏剧节,并一举获得第七届国际戏剧“学院奖”三项大奖以及第二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男主角”奖。
话剧《狂人日记》的筹备前后历时六年。2020年初,因新冠疫情原因,剧组开始了跨国线上沟通,12月导演陆帕来到中国,前后又经历了28天的隔离期,使得创作周期尤为紧张。
该剧是陆帕继《酗酒者莫非》后创作的中国故事三部曲之二。陆帕身兼三职,除了导演和编剧,他还是舞台设计师,剧目以多媒体和现实交融的表现手法,包括全息投影、视频影像等,跨越维度与时空,为观众展开“狂人”经历的秘密。
如此长的演出时间,对于演员们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主演们纷纷表示,陆帕打破了传统针对某一段落反复排练的模式,不停歇地进行整场演出,保持演员们情绪的连贯,发生任何问题都通过即兴反应来磨合,最终达到流畅、有序的效果。
对于原著小说,陆帕也做到了创新性的改编。在小说中,本来没有梅婷所饰演的“嫂子”,而是导演根据剧情需要新增的人物,这也是本剧的看点之一。”观众们来到剧场,看着台上的戏,留着自己的泪。对于戏的理解,没有人完全正确,但是其中与人物产生的共鸣非常珍贵。”梅婷说。
话剧《狂人日记》演出四个多小时,堪称“马拉松式”的观演,结束时已近凌晨零点,为了带给观众舒适、安心的观演体验,上海大剧院配套了一系列服务,解决观众后顾之忧。从演出前、演出中到演出后,导赏、餐饮、出行问题都有所安排。
昨夜、今晚两晚演出都从19:15开始,赶着看演出来不及晚餐的观众,可到大剧院八楼望星空宴会厅尝试“见戏如面”套餐,两款“文艺饭儿”(福建炒饭)和“见戏如面”(黄鱼面)都是省时又美味的选择。
超长观演的两次幕休期间,观众可至大剧院A+艺术空间的“大咖室”咖啡厅和大堂,补给两款“世界戏剧日”主题的“狂人套餐”,既有西式的美式咖啡、菠萝包、乳酪球,也有偏中式的叉烧酥、布朗尼和椰奶苏打水,观众只需在手机小程序上提前完成预约,即可享用美食。
鉴于演出结束时间约为23:45,为了让回程的观众得到安心体验,大剧院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夜间打车服务,接驳点就在大剧院,方便出行。
此外,话剧《狂人日记》的演出时段正值大剧院A+艺术空间“300Fun 戏剧慢生活”活动周。正值世界戏剧日,“打开神奇盒子——《狂人日记》后台探班”邀请群众走进“狂人”舞台,探寻同样作为舞美设计师的导演陆帕对作品在设计和视觉结构上的解读,金属和纱幕构成的空间,静态形象和动作空间的意义。
部分摄影:叶辰亮,其余剧照由出品方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